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能源轉型的重要論述,7月9日,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工程學院"鄉村振興,‘棗’有所成"社會實踐團隊赴山東棗礦集團付村煤業有限公司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百年煤企轉型升級發展現狀。棗礦集團付村煤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楊位棟,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工會副主席劉繼偉接待了實踐團隊。
上午9時,實踐團隊一行抵達棗礦集團付村煤業有限公司,楊位棟在座談會上系統介紹了企業發展歷程、產業科創成果、人才戰略等情況,團隊成員深刻感知到該公司通過科技創新為產業賦能,煥發新活力,認識到科技創新是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發展的第一動力。
隨后劉繼偉帶領實踐團隊先后參觀了企業科研創新中心、智能化中控平臺、特種設備實訓基地。在科研創新中心,團隊成員聆聽了講解員講述企業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和創新成果,詳細了解智慧礦山建設進展;在中控室,操作員為團隊成員展示了智能化生產調度系統和"一鍵啟停"遠程操控流程;在特種設備實訓基地,講解員為隨行成員講解了企業標準化的技能培訓體系。
通過實地考察,成員們不僅見證了科技創新如何解構傳統生產的桎梏,更真切體悟到:當“新科技”與“老工業”碰撞融合,其迸發的不僅是效率的躍升,更是產業破局重生的核心密碼,是決定傳統行業能否穿越周期、駛向未來的命脈所在。這場實踐的深層價值,是讓青春力量不再是產業變革的“旁觀者”,而是成為重構產業生態的“參與者”與“共創者”。點燃了青年群體對實體產業的敬畏與擔當,引領青春智慧對產業振興精準賦能,是新時代青年以知行合一的實踐,書寫“國之所需,吾輩所向”的生動注腳。
“鄉村振興,‘棗’有所成”社會實踐團隊由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工程學院優秀研究生與本科生骨干聯合組建,學院黨政領導帶隊指導,是一支政治素養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志愿服務團。團隊立足棗莊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深入挖掘臺兒莊精神等紅色文化內涵,同時緊密結合當地堅實的能源產業基礎開展學習、調研和實踐。下一步,團隊將依托學院在“清潔能源利用”等領域的學科優勢,聚焦能源轉型與新型能源利用技術,開展技術創新與志愿服務,通過建立“校企地”三方聯動機制,打造“紅色教育+綠色能源”特色實踐模式,為棗莊市鄉村振興與“雙碳”目標實現注入青春動能,展現新時代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