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對居住品質要求日高,小區綠化成幸福感重要標尺。但不少老舊小區面臨綠植老化、草坪斑禿等綠化困境,成為治理痛點。近日,二十年的天津東麗湖萬科城,憑借物業自建苗圃打造的“私家花?!弊呒t網絡。7月16日,天津經濟廣播《安居置業》聚焦其社區治理進階之路,邀請東麗湖街道碧溪苑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周杰、萬科物業天津第五分公司總經理李軍孝、環境經理邊東熠、萬科城五期物業經理胡旭及居民代表張靜走進電臺直播間。
萬科物業天津第五分公司總經理李軍孝(左)、碧溪苑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周杰(右)電臺直播間合影
天津東麗湖萬科城“網紅花?!本植烤坝^
社區共治底色 物業苗圃芬芳
在電臺直播間,萬科物業東麗湖萬科城五期經理胡旭介紹說,項目位于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東麗湖區域,建筑面積超二百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達85萬平方米。萬科物業始終將綠化養護作為重中之重,與街道社區共同守護“生態金字招牌”。
面對老小區綠化養護的共性難題,在東麗湖街道辦事處和碧溪苑社區黨組織引領下,萬科物業積極聯動,共建“社區+物業+居民”共治平臺。為保障綠化品質,物業每年春季牽頭大規模補種,除基礎綠植外,精心打造隨季節更新的特色花境,僅花卉每年更換量就超2000株。街道社區黨組織多次組織黨員、居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征集綠化養護意見,確保決策貼合居民需求。
從左到右依次是萬科物業天津第五分公司環境經理邊東熠、東麗湖萬科城五期物業經理胡旭及居民代表張靜
今年2月開始,物業將東麗湖萬科城閱樺苑地庫上方1000平米平臺利用起來,經實地查勘并與街道社區黨組織溝通后,啟動自建苗圃項目。
在苗圃建設過程中,物業人員、黨員志愿者帶頭換土、搭大棚,居民積極參與,既保障了花卉綠植持續供應,也有效把控了養護成本與質量。
自建苗圃的技術難關由環境經理邊東熠帶領物業專業團隊攻克:先是破解了選址難題,之后搭建現代化種植大棚,調節溫濕度以應對天氣影響;投入1噸優質草炭土、有機肥及多菌靈改良土壤,提升透水透氣性并預防病蟲害;自主設計安裝自動滴灌系統精準供水;創新育苗流程保障成活率;還系統培訓綠化師傅,就連萬科物業北京區域專家都來天津現場指導。
將萬科城閱樺苑地庫上方1000平米平臺利用起來
如今,石竹、金雞菊、松果菊、太陽花、月季、百日草、大花萱草等數十種花卉已培育成功并移栽至園區各處,苗圃里新苗持續生長,小區如大花園。
東麗湖萬科城苗圃花卉種植基地實拍
物業以花海為載體,開設“種植小課堂”、組織親子種植、免費蔬菜采摘等活動,用手賬風白板科普知識,讓居民體驗種植樂趣,使花海成為鄰里互動、物業與業主連心的紐帶。物業還牽頭改造小區籃球場不斷拓展鄰里互動空間。
花海成為鄰里溝通互動樂園
邊東熠表示:“后續要把苗圃打造成集花卉培育、科普教育、鄰里互動于一體的紅色共享空間,讓綠色守護的責任與擔當持續延伸。”
碧溪苑社區“焊牢”居民幸福感
電臺主播提問說,街道社區都在提升居民幸福感,老小區治理尤其不易。黨建引領下,碧溪苑社區如何將老小區治理與居民幸福感緊緊“焊”在一起?
碧溪苑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周杰表示,在東麗湖街道指導下,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區工作人員要“行走在日常,做居民最需要的人”。最近,碧溪苑社區投用了兩處智能便利驛站“星火驛站”,可以24小時自助購買日常用品和食品,自助掃碼開門、自助結賬,驛站還專門設了戶外工作者休息區,有座椅、飲水機、微波爐、充電設備,讓快遞員外賣騎手、環衛工人有一個很舒服的歇腳地方,天熱還送防暑用品,下雨發雨衣。
碧溪苑社區24小時智能驛站讓便民暖心“不打烊”
周杰說,主播這個“焊”字用得貼切,關鍵在兩點:一是構建“民呼我應”機制,居民提需求,社區“接訴即辦、未訴先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二是搭建信任橋梁,通過微信公眾號“碧溪苑社區居委會”,每日推送6-8篇政府政策、便民服務、安全教育、消防安全、防詐騙等內容,讓居民知情,從了解服務到理解難點,凝聚“因了解而支持,因參與而認同”的共識。社區公眾號“美麗社區建設”專欄很受歡迎,近期萬科城網紅花海、上月夏湖路積水搶險等報道獲大量點贊。
周杰舉例,夏湖路積水時,社區接反饋后立即聯動街道啟動應急預案,社區工作人員徒手清堵、鞋襪全濕透,兩小時排凈積水,公眾號同步過程讓居民更安心。
圍繞黨建引領,社區重點做了三方面:一是,讓新就業群體成治理“好幫手”。碧溪苑社區組織騎手成立“志愿服務先鋒隊”,建群解決其難題,推動主動參與治理;二是,以文化活動拉近距離,針對老人孩子多的特點,辦演出、跳蚤市場、安全實訓等,居民參與踴躍;三是,發動居民共建,“湖民議事會”高效響應需求,有居民提出老人怕滑,社區馬上協調物業鋪防滑磚,有居民反映快遞沒處放,社區就聯合物業裝了智能快遞柜,居民有事都愿意主動找社區來商量。
周杰說,老小區治理的核心是讓居民把社區當家,讓各方有歸屬感,“大家協力,環境好了、氛圍暖了,幸福自然來?,F在社區群里常有居民分享生活變化,看著這些,我們干活更有勁兒了!”
碧溪苑社區“星火驛站”為騎手環衛工人等打造歇腳港灣
物業與居民雙向奔赴,老社區煥發新活力
電臺主播提問居民代表張靜,讓她說一說切身居住感受,作為東麗湖萬科城“共建家園智囊團”成員,張靜常給物業獻計獻策。張靜坦言,剛搬來時曾擔心老小區會面臨設施陳舊、綠化退化等問題,“這么大體量的社區,管理難度不小”。但多年來,她親眼見證小區不僅沒“變老”,反而愈發活力四射、智慧便捷。
“單說出行安全,物業裝的智慧門禁就讓人安心,車行、人行通道都便捷又安全。”她特別提到,針對快遞外賣人員,物業推出快速核驗小程序,“既保證配送效率,又筑牢安全防線,讓老小區也能享受科技便利”。生活里,物業的貼心服務更讓她倍感溫暖:免費洗車、清洗地墊、磨剪子磨刀等便民項目常態化開展,逢年過節的鄰里美食節、手工活動,讓“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實實在在。
張靜還關注到其他城市的老小區改造經驗,她說這些案例和東麗湖萬科城一樣,都證明只要用心規劃、多方協作,老小區完全能成為幸福家園”。
東麗湖萬科城苗圃成為居民喜愛的休閑好去處
當談及萬科物業的治理理念與社會責任時,天津第五分公司總經理李軍孝表示,物業始終以“扛責創新”為核心,讓老社區持續煥新?!皷|麗湖萬科城的一萬多個家庭是我們守護的‘老朋友’,自建苗圃、投入綠化改造,就是聯合社區資源、發動居民共建,讓社區維護從‘輸血’變‘造血’,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p>
他強調,物業服務從不是孤立的,而是與街道社區攜手共建共治的過程:聯合美團等平臺開發“易行小程序”,搭配自主研發的黑貓智慧通行系統,實現騎手身份快速核驗,破解配送“最后100米”難題;攜手開展消防演練,形成“黨建引領、企業擔當、居民參與”的三方聯動,正是生動實踐。
在服務細節上,物業著力構建“15分鐘社區服務生活圈”,尤其關注“一老一小”:東麗湖萬科城的“長者服務站”提供娛樂、理發、測血壓等服務,管家團隊為獨居老人代取快遞、買菜送藥,還聯合街道開展防詐騙宣傳;針對兒童,連續多年舉辦暑期夏令營。免費洗車、磨剪子磨刀等便民服務常態開展,家電清潔、家政保潔、“研選家”老房局部裝修改造、“樸鄰”房屋租售等需求,業主通過“住這兒APP”或管家就能一站式辦理,“方便又安心”——這與張靜感受到的“家的氛圍”不謀而合。
天津東麗湖萬科城長者服務站及AED實拍照片
更讓居民安心的是生命安全保障。依托母公司萬物云“G4行動”,天津萬科物業要求面客員工必須掌握CPR心肺復蘇術、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不少人考取了紅十字救護員證。目前萬科物業天津在管小區已配備近70臺AED,其中,東麗湖萬科城有2臺?!靶呐K驟停搶救的‘黃金四分鐘’里,物業離居民最近,這些技能和設備就是生命防線。”李軍孝介紹,截至目前,萬物云在全國已成功挽救28條生命,覆蓋住宅小區、城市景區、市政公園、辦公場所等場景。
“從居民的切實感受,到物業的持續行動,都印證了多方協作的力量。”李軍孝表示,將繼續踐行社會責任,與街道、居民攜手,共建有溫度、有保障、有活力的幸福家園。
天津東麗湖萬科城的例子,是老社區煥新和社會基層治理創新的典范。黨建引領下,街道社區、物業公司與居民攜手,各方合力踐行共建共治共享,讓老社區重生,為社會共建共治提供了有益借鑒。
相關公司:萬科sz0000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