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21日訊 根據上交所安排,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恒坤新材”)IPO將于7月25日上會。
根據恒坤新材披露的上會稿,2025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4億元和4158.45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3.74%和-5.71%,扣非凈利潤3072.39萬元,同比下滑25.18%。同時,恒坤新材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48%至27.82%,凈利潤預計同比下滑11.48%至2.92%。
恒坤新材表示,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部分引進產品合作終止影響,公司引進業務毛利有所下降,但同時公司自產業務毛利大幅增加,較大程度上抵消了引進業務毛利下降的影響,整體毛利金額小幅下降5.62%;一方面公司積極推進自產產品的開發,研發投入保持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安徽工廠已具備逐步投入運營的條件,相關長期資產陸續完成轉固,致使2025年折舊費用及日常經營費用有所增加;而前述研發和資產投入短期內尚未產生效益,故導致公司利潤總額出現階段性下滑。長期來看,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導入,以及安徽工廠正式量產后產能陸續釋放,將有助于提升公司未來持續經營能力。
資料顯示,恒坤新材主要從事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IPO,恒坤新材計劃募集資金10億元,分別投向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和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截至報告期末,恒坤新材已獲得發明專利36項,自產產品在研發、驗證以及量供款數累計已超過百款。
招股書提到,恒坤新材與廈門大學合作成立了先進半導體材料聯合創新中心,簽約日期為2024年11月,金額為750萬元。根據協議,在聯合創新中心立項,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由雙方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識產權歸屬雙方公用,不過恒坤新材有優先使用權。截至2024年底,恒坤新材對廈門大學預付賬款余額為250萬元。
不過,恒坤新材有兩位獨立董事來自廈門大學,其中鄒友思1998年12月至今,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材料學院教授、研究員;黃興孿2001年8月至今歷任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講師、副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