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XI LIANG?西涼
前言
最近熱搜像是被零食承包了,一邊是“宗家爭產”瓜吃到撐,另一邊山姆超市上架了好麗友、溜溜梅、衛龍這些“熟面孔”,結果炸了鍋。
很多人一邊退卡一邊高呼“山姆不配”,說自己年年交會員費,不是為了吃這些樓下便利店就有的“大眾貨”。
一時間,“山姆塌房”成了集體破防的縮影,但等你冷靜一想,這事真的是“品牌滑坡”,還是咱們對“高端”的理解出了偏差?
01
“逼格”破產的憤怒,其實是虛榮心的崩塌
山姆會員最先喊出“塌房”的,其實不是因為吃了拉肚子,而是因為“裝不動了”。
“哥年費幾百,居然吃衛龍、溜溜梅?”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像“我穿西裝,結果發現褲衩是地攤貨”,心態直接崩了。
但真要追問一句:“這些零食本身有啥問題?”答案多半是沒有,甚至比你樓下小賣部的還高級。
山姆的好麗友派用的是30%真可可,少糖無添加;溜溜梅標明原產地;甚至山姆專供的獨家版本,外面你根本買不到。
所以說,很多人不是覺得商品不好,而是覺得“這不夠獨特,不夠高級”。簡單說,不是嘴巴不滿意,是“朋友圈不滿意”。
但問題來了,難道高級生活就只能靠“非我等俗人吃得起”的進口零食撐門面?
那我們對品質的認知,是不是也太膚淺了點?
02
誰說國產的不配?你不知道它們卷得有多狠
很多人對“國產品牌上山姆”感到不適,是因為還停留在“進口=好貨,國產=地攤”的老舊印象里。
但時代早就變了。
山姆的選品門檻,可不是“看名字洋不洋”,而是看你能不能扛住變態級別的審核流程:
- 履約率低于95%,直接拉黑;
- 滅蠅燈高度必須精確到厘米;
- 工廠缺一頁蟲害記錄表,百萬級改造全打水漂;
- 為了穩定供應,有的供應商得同時簽三家物流公司。
這都不是段子,是實打實的“地獄模式選品考核”。
你以為山姆是在“便宜地上架國貨”?其實是在“挑選最能打的國產制造”。
而正是這種嚴苛標準,才逼出了一批產品力炸裂、但又沒洋名的國產黑馬。
想想看,要是明天山姆上架哇哈哈AD鈣奶——但是純奶無糖、頂配營養強化版,你還說“這不夠洋”嗎?
真正的問題不是它是不是國貨,而是你是否接受一個“看起來平凡”的牌子,其實背后藏著升級版的品質。
03
不是山姆不行,是它膨脹得太快
話說回來,山姆這次也不是完全無辜。
選品引發的吐槽,歸根結底還是山姆自己前陣子膨脹得太猛。
從年初46家店開到現在54家,年底沖60家,開店速度比奶茶店還快。
昆山、晉江都安排上了,會員卻早已從“增量爆發”進入“存量內卷”。
于是山姆一邊瘋狂擴張,一邊砍成本。
自有品牌占比從30%掉到18%,更加依賴國產供應鏈。
這么一來,門店里的東西越來越“眼熟”,而翻車卻頻頻上熱搜:
- 蛋糕發霉、堅果長蟲;
- 牛奶外包裝附著蟲卵;
- 黑貓投訴破萬,黃牛代購肆虐。
說白了,山姆雖然靠嚴選起家,但它得守得住這份“選”。
一旦擴張快、管理跟不上,再多的逼格也會塌。
你可以噴它翻車、噴它管理差、噴它雙標……這些噴得有理。
但別因為它上架國產品牌,就對國產“連坐”,這才是最大的不公。
山姆是不是“塌房”了?可能還談不上,但它確實站在了一個轉折點上:繼續講品質,還是淪為大型“名牌搬運工”。
而對我們消費者來說,這場風波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大家內心的焦慮——我們以為自己追求的是“好品質”,其實在乎的是“看起來高級”。
如果因為“看到好麗友”就立刻破防,那說明咱不是買商品,是買身份象征。
但別忘了,真正配得上“高級”這兩個字的,從來不是洋品牌,而是品質本身。
所以說,山姆該噴還得噴,但我們也要知道噴的方向——別一邊喊“支持國產”,一邊在國產真爭氣的時候嫌它“土”。
畢竟,讓好麗友進山姆不是“塌房”,而是國產站上了更高的牌桌。而能不能看清這個變化,才是真正的消費者覺悟。
歡迎關注個人網易號,分享讀博日常、旅游美食,熱點嘮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