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后一個節氣,來了!
時逢大暑至,萬物正韶華
今天(7月22日)21時29分
我們將要迎來
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大暑
正值一年最熱的時段
在翻滾的熱浪里
你是否會想起
記憶里的那個夏季?
大暑,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點,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每逢大暑,酷熱難當,人們開始忙碌于田間地頭為豐收季節做準備。同時,人們也會注意養生保健,以應對盛夏酷暑的挑戰。
大暑時節,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或暴雨。晴朗時,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受。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秋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大暑時節頻現高溫天氣,要注意預防中暑,及時補水。天氣炎熱易煩躁,可多聽音樂、散步、適當參加娛樂活動等轉移不良情緒。
飲食方面,應適當多吃些清熱祛濕、益氣補脾的食物,如荷葉綠豆粥、薏仁鯽魚湯等。
翻滾的熱浪里
荷花怒放、蜻蜓飛舞
日光如濃漿流淌
豐盈的綠意
將盛夏的光影
鋪得滿滿當當
一場場不期而至的雨
將空氣的悶熱一掃而空
留下一片清新
雨后的彩虹橫跨天邊
用最美的色彩裝點盛夏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古人認為草衰敗和腐爛之后,生命的運化在繼續,腐草變成螢火蟲。真實情況是螢火蟲在枯草上產卵,濕熱的大暑時節卵化而出。
二候土潤溽暑
溽暑,說的就是現在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大暑后,濕氣濃重,不僅天氣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濕氣好像從地里冒出來的。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過后,常在午后降下酣暢淋漓的大雨,可以稍稍緩解一些暑氣。此時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天氣也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養生
大暑時節有兩個明顯的特點
高溫和潮濕
因此,養生要特別注意健脾、祛濕
如何健脾
中醫認為五臟應四時
脾與四時之外的“長夏”
(夏至—處暑)相應
此時節可以多吃
山藥、茯苓、冬瓜等
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建議少量多次喝水
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
如何祛濕
夏季天氣潮濕、雨水多
再加上經常喝冷飲、吹空調等
很容易造成寒濕之邪侵襲人體
相對來說,一年四季中
夏季更需要祛濕
醫生推薦按揉豐隆穴、足三里、脾俞穴
3個穴位祛除濕氣
大暑
既是夏日暑熱的極點
又是秋日將至的轉折
此時節不妨讓自己的腳步適度放慢
置身一處蔭涼
觀田田荷葉隨風搖曳
賞粉紅荷花靜靜綻放
聽聲聲蟬鳴此起彼伏
熬過了酷暑
清清爽爽的秋天就要到了
AI視頻、圖片:羅雨涵
編輯:旭日
部分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