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帶著熱浪來了,未來幾天熱得像火盆扣在頭頂。不少鄉親已感覺不對勁,渾身沒勁、胃口差,頭暈腦漲像被曬蔫的莊稼。
這可不是小事,每年這時醫院急診總收不少因暑氣傷身的病人。先說“1不動”,不是躺平不動,是別在正午烈日下猛折騰。
中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更要注意,前幾天鄰村大爺就因暴曬干活暈倒送醫。
劇烈運動易讓熱量憋在體內,誘發中暑、心梗,得不償失。“2不洗”指別貪涼沖冷水澡,皮膚遇冷驟縮,血管跟著“緊繃弦”。
尤其高血壓、心臟不好的人,冷水刺激易出大問題,別圖一時痛快。
洗澡換溫水,38℃左右最合適,洗完擦干別急著鉆空調房,給身體緩沖。“3要曬”不是頂毒日頭曬,清晨傍晚曬胳膊腿,10-20分鐘就夠。
陽光能促維生素D合成,好多宅家的老人、上班族缺這東西,骨頭軟、免疫力差。
記得別隔著玻璃曬,讓陽光直接觸皮膚才有用,老輩人說“曬背能補陽氣”有道理。
“4要吃”最易被忽略,天熱不能只啃西瓜喝冷飲,身體會“鬧饑荒”。出汗多丟鉀鈉電解質,得吃香蕉、菠菜補,綠豆湯、冬瓜湯解暑又補水。
主食蛋白質不能省,魚、雞蛋、豆腐備上,別讓身子虛得扛不住暑氣。
有人覺得年輕不怕熱,可疾病專挑“硬扛”的人,去年就有小伙猛吹空調進醫院。中醫說“濕邪困脾”易乏力,貪涼飲冷更傷脾胃,老輩人的土辦法得聽。但也別全靠土法,結合科學調理才靠譜,比如按足三里穴健脾,好多人試過有效。
未來幾天是考驗身體的坎,順應天時調作息,比硬扛聰明得多。熬夜、猛吹空調、胡吃海喝,都是在給身體“埋雷”,遲早要還。
身體是自家的地,你怎么伺候它,它就怎么回報你,別等出問題才后悔。現在就行動:避開正午干活,洗澡換溫水,三餐搭配好,曬背對準早晚。
有不懂的問問村里的老把式,或去鎮衛生所問問,別自己瞎琢磨。大暑是個提醒,讓咱慢下來關照身體,健康不是拼出來的,是養出來的。記住:順應天時護好身子,才能穩當扛過這茬暑熱,后頭還有秋莊稼等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