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吃完早飯的顧蘭朱一早就來到村里的公交站等車。與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去城關更方便了。“以前去趟城關要等鄰居順風車,現在‘家門口’就能坐公交。”
顧蘭朱所在的寧德市柘榮縣城郊鄉際頭村距離城關約5公里,距離雖近,但礙于一直沒有設置公交站點,村民往返城關通常只能自行駕車或乘坐他人車輛,對于不會開車或騎車的村民很不方便,經常有村民提出增設公交站點的訴求。
為破解村民“出行難”,柘榮縣交通部門規劃柘榮至英山段公交線路在際頭村設點,方便村民乘坐。“目前去往城關的車有三趟經停際頭,最早一班是早上6時45分,最晚一班下午2時30分;從城關回際頭有兩趟車,分別是上午10時50分和下午4時30分。”際頭村黨支部書記魏官清介紹,“游客的需求也是推動際頭村‘兩委’解決問題、優化服務、促進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
據了解,近年來,際頭村在鄉村文旅產業上下功夫,打造水上樂園、果蔬采摘、泊咖驛站等親子游樂項目,游客日漸增多,但常有游客詢問村委工作人員是否有共享單車或公交車可到達城關。
面對群眾訴求,際頭村黨支部安排專人對接縣交通部門與哈啰出行公司,爭取公交線路延伸、設立固定站點,優化共享單車投放與管理,將群眾訴求轉化為惠民成果。
如今在際頭村,除了設有公交站點,村里還停放著50輛共享單車,掃碼即可騎行。吳小平是共享單車的常客,他笑著說:“下了公交車騎單車很快就能到家,在村內通行也很方便。”游客對此也十分滿意,正在村里體驗水上樂園項目的高三畢業生小林說:“從城關騎共享單車就可以到際頭,約上朋友來玩太方便了。”
從出行不便到公交覆蓋、共享單車進村,交通工具的便利不僅破解了村民多年的出行難題,也為際頭村帶來了游客。據悉,在“公交+單車”雙重加持下,際頭村游客量同比往年增加50%,入夏以來日均游客量達200人以上,每日帶動消費約5000元。
際頭村交通的改變,是柘榮縣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縮影。隨著公共交通與共享出行深入村落,城鄉間的距離正被逐步縮短,鄉村也將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劉源 鄭伊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