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新青年
有態度 有溫度 有你有我
7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涼山州昭覺縣舉行“再訪懸崖村”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曾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也是全國決戰決勝脫貧奔康的生動范例。
發布會上,涼山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郭紅衛介紹了涼山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情況。
鞏固脫貧成果
涼山如何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涼山全州地區生產總值達2474.9億元,比上年增長6.0%,高于全國全省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0元,同比增長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11個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郭紅衛談到,近年來,涼山州累計選派3132名第一書記、5904名工作隊員扎根基層,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594名優秀人才開展“組團式”幫扶,到位各類幫扶資金66.5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5222個。
在監測幫扶上,創新“網格化排查+精準化識別+多元化幫扶+規范化消除”四位一體監測幫扶模式,截至6月底,累計識別防返貧監測對象5.82萬戶24.97萬人,對每戶監測對象因戶施策落實不少于2項的幫扶措施,有效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在民生保障上,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失輟學實現“動態清零”;重點人群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3.99萬戶,全州自來水普及率達88.16%。
不僅如此,立足資源稟賦,當地深入實施“三大強州”戰略,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成型。農業產業持續提質增效,過渡期以來,共安排銜接資金177.5億元、實施產業發展類項目4415個,帶動102.3萬人發展特色產業,累計建成省州縣三級現代農業園區259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及以上的村達571個;打造“懸崖村”“建昌古城”等IP。
此外,當地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已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85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8.9%、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99%,全州農村公路里程達2.54萬公里,通行政村率100%。
從“貧困角落”到“優秀村”
懸崖村的“蝶變密碼”是什么
“懸崖村之變是‘中國最貧困的角落’破繭成蝶的縮影?!闭延X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白此聯說,懸崖村實現了從深度貧困村到“四川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優秀村”的煥新“蝶變”。
除了懸崖村,改變的還有三河村、火普村。當地通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2024年,懸崖村、三河村、火普村全年共接待游客10.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100萬元,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18274元。
取得此成效重點實施了哪些舉措?白此聯圍繞四個方面作介紹。
在堅決織密鞏固脫貧“安全線”方面,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幫扶,累計消除風險5283戶22742人;落實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監測響應機制等措施;全縣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
在持續打好優勢產業“特色牌”方面,建成16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形成“5+2+2+N”農業產業發展體系,構建起“1個省四星級、2個省三星級、8個州級、2個縣級”梯次集群式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矩陣。白此聯表示:“力爭到2026年,農產品加工產業總產值達2億元、增加值突破4000萬元?!?/p>
在多點發力鼓起增收“錢袋子”方面,當地通過攜手幫扶地區和單位搭建特色農產品銷售平臺,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逐年開發公益性崗位7711個,促進勞動力務工就業41萬人次,實現務工收入112.6億元,其中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15萬人次、實現務工收入38.8億元。
在精心繪就幸福彝鄉“和美圖”方面,當地探索實施“五改行動”“三區分離”“六小工程”“十個配套”。
白此聯說:“今年年底,樂西高速將全線貫通,明年6月西昭高速將試運行,‘十五五’期間,宜西高鐵將規劃建設,昭覺即將迎來高速、高鐵‘雙高時代’,更加全面融入成都‘三小時經濟圈’、西昌‘一小時經濟圈’?!?/p>
“國企+村集體+村民”模式
“天空之谷”如何激活云端資源
涼山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解放介紹,2023年以來,涼山文旅集團以建設教育研學基地、國際山地戶外運動體驗營、國際自然地理研學集結社為落腳點,投建昭覺懸崖村天空之谷項目。
“項目一期試運營以來,接待游客6.8萬人次、團隊56批次?!碧K解放說,該項目實行“國企+村集體+村民”的運營模式。建設過程中,已優先使用懸崖村及周邊村民勞務用工8200人次,帶動村民增收185萬元;村民通過土地流轉費用及補償費用增收1153萬元。項目達產后,懸崖村每年分紅不低于38萬元。此外,項目優先培訓、錄用本地村民。
在蘇解放看來,長2.8公里、寬1.5米、2556級梯步、最陡地方坡度60度、海拔跨度370.1米的懸崖村鋼梯是天空之谷項目的核心資源。據悉,2024年,懸崖村鋼梯獲“海拔跨度最大的鋼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攀巖與文旅融合的象征。
目前,項目二、三期正有序推進,當地將進一步打造村史館、懸崖書店、低空停機坪、峽谷探險營、村樂體驗營、溫泉山莊等業態內容,形成云端極限矩陣、古彝文明解碼、生態康養示范、研學教育品牌四大核心產品。
人均收入從5千到近2萬
“無處不在的變化”看得見
“村集體經濟從2018年之前的2萬元到2024年的23萬元增長了11倍,人均收入相比2018年之前增長了292%。”昭覺縣古里鎮黨委書記帕查有格用一組數據展示了懸崖村“無處不在的變化”。2018年之前,全村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到2024年人均收入已達到19600元。
帕查有格具體談到,2017年,涼山州、昭覺縣兩級財政投入100萬資金,鄉村投入3萬人次勞動力,耗費120噸鋼材,建成由6000根鋼管組成的鋼梯。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當地阿土列爾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陸續搬遷至位于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不僅如此,懸崖村創新和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發展特色農業,壯大集體經濟。其中,村里注冊了“懸崖村”農產品系列品牌,以“農戶+村集體+公司”的模式,帶領村民們發展臍橙、油橄欖、綿羊養殖等項目。
“目前,全村已種植油橄欖315畝、臍橙45畝。”帕查有格談到,2022年以來,當地通過油橄欖產業實現勞務、土地流轉等收入近30萬,銷售“懸崖村”臍橙8萬余斤,農戶自主經營銷售臍橙農戶平均收益約2000元。
此外,昭覺縣城北鎮昭美社區文書、懸崖村村民莫色格服介紹了昭美社區的基層治理情況。
“我所在的昭美社區共974戶,其中有38戶是懸崖村村民,去年,我們開展了31次環境整治行動,13場文化建設活動,同時,圍繞社區建設、安全防范等問題,還開展了28次社區議事會議,逐步實現‘讓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融入、有就業、能致富’目標?!蹦穹f。
來源 | 四川發布客戶端
本期編輯 | 左左
一審一校 | 賴小小
二審二校 | 沈莉
三審三校 | 馬吉石子
微博 | @涼山共青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