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7月21日一早,內江市第六中學高2025屆學子雷喆,收到了郵遞員送來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高興之余,他拍下通知書內頁,發給了高中班主任老師張俊,向她報喜。
要知道,高二那年,雷喆的成績跌宕起伏,最差的時候考到年級200名后。在他一度懷疑自己的時候,是張俊不斷給予鼓勵,讓他堅定了考清華、北大的目標。最終,在老師和父母的支持鼓勵下,雷喆不懈奮斗,終于圓夢今夏。
雷喆(右)收到錄取通知書和父親合影(圖據受訪者)
堅定理想信念
高考取得優異成績
高一入校時,雷喆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到了高二,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他的成績下滑嚴重。
那段艱難的日子,雷喆至今記憶深刻。“接受不了,懷疑自己的能力,根本沒想過考清華大學。”他說,在他失落的時候,張俊老師依然看好他,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在張俊看來,這不是一份盲目的信任,而是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她知道,這個學生刻苦、努力,是個“好苗子”。于是,她不斷鼓勵雷喆,將目標定為清華、北大,堅定信念,調整心態,這讓雷喆十分感動。
有了前進方向,雷喆迅速進入沉浸式學習狀態。周末學校放假時段,他常常和另一名學習伙伴一起到教室繼續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他就追了上來,在高三的一次次考試中找到了自信。今年高考,他取得了物理類685分的優異成績。
雷喆打開錄取通知書(攝影:王澤權)
分享學習經驗
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在分享學習經驗時,雷喆想對學弟學妹們說,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學習節奏,不要受他人影響。以他自己為例,他喜歡在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外,找一些相對難一點的題研究。“有時候,一節課都沒有做出來,但是在思考過程中我得到了啟發”。
其次,雷喆認為心態很重要,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在學校里,他會在感覺很累的時候,和同學聊聊天,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者踢一場酣暢淋漓的足球。晚上回家,喜歡聽聽音樂,自言自語給予心理暗示。
高考后,雷喆特意報了吉他培訓班。理由有些特殊,他認為,藝術方面的興趣愛好,有助于以后搞科研或者從事高強度工作時,放松心情,給予精神上的力量。此外,他也在著手預習大學專業書籍,為開學作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