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科技燎原 青年擔當”暑期社會實踐隊,通過聯合西安太陽能學會、西安工會醫院與西工大“綠色行”環保志愿者服務隊,奔赴西安市雁塔區杜城街道,對下轄11個社區開展了為期16天的深度科技推廣與社會服務,用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讓“高精尖”的科學知識走進了社區居民身邊。
為確保專業性與覆蓋面,實踐隊由西工大動力與能源學院牽頭,聯合電子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等6個學院的15名學子,組成了跨學科隊伍,創新性地采用“一個通用方案+八個特色主題”模式,為不同社區“量體裁衣”。為構建長效科普生態,實踐隊在6個社區捐建了“科技角”,將西工大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輝煌成就,如“軍機三總師”、“民機三總師”、探月工程、自主水下航行器等,以及“總師育人文化”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形式,永久地融入社區文化環境。
實踐隊充分彰顯西工大“航空、航天、航海”特色,在省直機關三爻社區,通過《神奇的流體世界》課程與伯努利原理吹球實驗,直觀闡釋流體力學;在書香林苑社區,《浮力的秘密》課程與潛水艇模型制作,讓阿基米德定律觸手可及。在省直機關三爻西區社區,《飛機飛行的奧秘》與紙飛機制作,揭示了航空原理;在中鐵尚都城等社區,《探天追月 筑夢未來》航天科普課堂中,孩子們親手制作的水火箭直沖云霄,將“星辰大海”的夢想深植心田。實踐隊還結合專業所長,開展了諸如智能手機教學、電腦維護等“科技助老”便民服務,將溫暖與關懷送到社區長者身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的社會責任。
為確保服務更具針對性與前瞻性,實踐隊還開展了“問需于民”專項調研,累計回收有效問卷500余份。數據分析表明,社區居民對航空航天等“大國重器”充滿濃厚興趣但缺乏了解渠道,普遍期盼大學生能以更通俗、互動的方式開展科普。
2025年7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與杜城街道辦事處舉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暨簽約儀式,這標志著雙方合作從短期項目式推進,邁向了常態化、體系化的戰略共建新階段,共同探索高校人才培養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科技燎原,青年擔當”,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新時代西工大學子矢志不渝的行動宣言。帶隊指導教師邢譯水表示,“新時代青年學子應心懷‘國之大者’,讓科技的‘燎原之火’在祖國大地上熊熊燃燒,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