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籃球場上的激烈碰撞,竟讓15歲的明明(化名)面臨視力喪失的風險!作為高度近視患者(雙眼近視均超600度),明明在打球時不慎被隊友手肘撞擊到眼部,然而幾天后,他的右眼視力急劇下降,視野仿佛被“黑幕”遮擋。
事發當天,明明在打球時右眼被意外撞擊。他揉了揉眼睛,感覺有點酸脹和閃光感,以為只是普通磕碰,并未太在意。然而,幾天后,他發現右眼下方視野出現一片固定的黑影,并且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家長察覺異常,立即帶他來到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鄭州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接診時,患者右眼視力已降至僅能看清眼前手指晃動,情況非常緊急。”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鄭州愛爾眼科醫院)李玉軍院長通過詳細的問診(得知高度近視史和外傷史)以及關鍵的檢查,迅速確診:明明右眼發生了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并且脫離范圍正在擴大!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球比正常人更長,視網膜像被過度拉伸的‘保鮮膜’,本身就很薄、很脆弱。劇烈運動或外力撞擊,極易導致視網膜出現裂孔甚至直接脫離。”李玉軍院長解釋,“這個孩子的情況很典型,外傷是誘因,高度近視是根本的病理基礎。如果不及時手術,脫離范圍會繼續擴大,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視網膜脫離是眼科的急癥,“時間就是視力”。河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鄭州愛爾眼科醫院)立即為明明開通視網膜脫離綠色通道,在微米級的精準操作下,通過玻璃體切除、視網膜復位以及激光封閉裂孔等專業技術手段,爭分奪秒為孩子“搶”視力,僅40分鐘左右明明視網膜成功復位。
整個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明明需要保持特殊體位(如俯臥位)一段時間以利恢復,并密切隨訪。在醫護團隊的精心護理和指導下,他的視網膜復位良好,視力正在逐步恢復中。雖然完全恢復可能需要時間,但避免了永久性的視力災難。
李玉軍院長提醒:高度近視青少年運動,這些“安全紅線”要牢記!
1、高度近視是視網膜脫離的“高危人群”: 近視度數越高(尤其>600度),眼球軸長越長,視網膜越薄越脆弱,發生視網膜裂孔、脫離的風險成倍增加。家長必須對此有清醒認識。
2、避免劇烈對抗性和高沖擊性運動: 籃球、足球、拳擊、跳水、蹦極、過山車、蹦床、劇烈頭朝下的瑜伽動作、舉重 等運動,存在直接撞擊眼球或導致頭部劇烈震蕩的風險,極易誘發視網膜問題,應嚴格避免參與!
3、警惕運動中的潛在風險: 即使是看似溫和的運動,如羽毛球、網球、排球等,也需警惕高速飛來的球體或器械撞擊眼睛。游泳時也要注意避免被他人踢到或撞到池壁。
4、選擇相對安全的運動方式: 散步、慢跑(平坦路面)、游泳(注意防護)、瑜伽(避免劇烈倒立)、騎行(平坦道路,戴護目鏡)、非對抗性乒乓球 等,相對風險較低,但仍需注意防護。
5、運動時務必佩戴防護眼鏡: 如果參加有輕微碰撞或飛來物風險的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強烈建議佩戴專業的運動防護眼鏡(帶側翼保護)。普通框架眼鏡在撞擊時可能破碎,造成二次傷害。
6、任何眼部外傷后,務必高度警惕! 即使當時沒有明顯不適或視力下降,只要受過撞擊、震蕩,尤其是高度近視者,必須盡快(24-48小時內)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詳細的散瞳眼底檢查,排除潛在的視網膜裂孔或脫離。明明的案例就經歷了從輕微不適到視力驟降的幾天時間窗。
7、定期眼底檢查是“必修課”: 高度近視的孩子,無論有無癥狀,都應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重點是散瞳后的眼底檢查,由專業醫生評估視網膜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變性區、干性裂孔等隱患(可預防性激光治療),防患于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