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上雖然有些例子可以說明“字如其人”并不完全正確,比如蔡京、秦檜、嚴嵩的字就極為精到,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還是非常準確的。如果我們看顏真卿、文天祥、林則徐等的書法,會感受到凜然正氣。要說誰達到了“字如其人”的最高境界——人書合一,那當屬岳飛了。
在普羅大眾看來,岳飛是“常勝將軍”,是壯志未酬的“民族英雄”,但并不知道他也極善書法,是典型的“人掩其書”。在岳廟岳飛塑像旁,一般都會懸掛“還我河山”的匾額,這四個字的草書據(jù)說就是他寫的。
岳飛精于草書,據(jù)其孫岳珂記載,他的字取法于張旭、蘇軾等人,深諳法度,并非信手所寫。岳飛傳世草書作品極少且多是托名之作,目前學界公認的岳草真跡便是《前后出師表》了。
此作原本只見于史冊,直到上世紀它的原拓本才在美國被發(fā)現(xiàn),據(jù)推測是清末時流入的。當年岳飛北伐,路經(jīng)武侯祠時,感慨諸葛亮北伐“出師未捷身先死”,被其忠義打動,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竟淚流滿面,命左右取來紙筆,揮毫寫下此作,片刻便完成全卷。
有學者認為,岳飛此作筆法“隨心所欲不逾矩”、情感飽滿真摯、用筆灑脫不羈,無一筆不自然,無一字不蘊含錚錚鐵骨,是書法與人品、藝格與品格的完美融合?!肚昂蟪鰩煴怼房v約35厘米、橫超過10米,洋洋灑灑百余行、1100余字,字徑大小不一,小的有3、5厘米,大的超過了10厘米。
時人點評此作:“東坡姿致平原勢,壯志豪情筆底傾。文采風流余事耳,將軍一字擊干城?!鼻宕鷹钯e盛贊:“岳忠武手書《出師表》,或云筆法不減顏魯公《祭侄文》,信然。”此作“沉雄頓挫,起筆有龍蛇夭矯之勢,縱秦丑相見,亦當愧怍。”秦檜看了也得無地自容。
此作融顏體雄渾與顛張狂素的縱逸,起筆側(cè)鋒切入凌厲,行筆中鋒絞轉(zhuǎn)似“驚蛇入草”,收筆露鋒帶飛白,長捺如“長槍大戟”,筆鋒分叉顯自然澀勁,無刻意雕琢。結字欹側(cè)中見穩(wěn)勁,字跡大小懸殊,對比強烈卻氣脈連。
字距隨文勢松緊,密集如“急流”,疏朗似“平波”,行距勻整卻藏節(jié)奏,文徵明評其“筆勢如孤忠赴難,無反顧態(tài)”,啟功則稱此作是“書為心畫”“由技入道”的范本。將此作好好臨摹,可以豐富我們的狂草技法、糾正草書浮躁、俗氣的弊病。
而今,我們將此作進行了博物館級的超高清1:1復制,并添加釋文一一對應,便于您臨摹和欣賞。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鏈接一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