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車小攤逆襲成百萬品牌店鋪
百年老店靠“三無配方”重生
在南昌西湖區的巷弄里
一場無聲的小吃品牌“革命”正在發生......
01
營業額從50萬飆到500萬
秘密武器竟是...
夏日傍晚
南昌萬壽宮青石板上人潮涌動
“楊大娘”粽子店前
游客舉著手機排隊打卡
熱度碾壓盛夏驕陽
“第一次吃咸粽真香!”
“這里拍照太出片了!”
天南地北的游客擠在小小店鋪前
只為嘗一口地道的南昌老味道
“楊大娘”粽子
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店
知名度就越來越大,來買的人越來越多,年營業額從原來50多萬一下到現在500多萬,端午的時候四五十個工人都做不贏。——楊大娘粽子第五代傳承人 南昌南粽樓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文軍
2019年
楊文軍這位北漂營銷人返鄉
把龔桂香“手上賣嘴里叫”的粽子攤
升級成品牌戰場
? 注冊“楊大娘”商標——南昌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手把手上門指導,規避風險。
? 定標準打差異:將產品標準化生產,“手工鮮粽”叫板嘉興預制粽
? 借勢南昌文旅爆火,把家鄉味推向全國
我們南昌粽子走出去,就是以這種手工鮮粽,去跟嘉興粽子進行競爭。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不光有嘉興粽子,還有南昌粽子這個品類。——楊大娘粽子第五代傳承人 南昌南粽樓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文軍
02
政府出手:
小吃攤主的“知識產權保鏢”
“楊大娘粽子”的出圈
帶動附近其他特色小吃經營者
紛紛注冊自己的商標
截至目前
西湖區商標擁有量超2.2萬件
今年4月
南昌西湖區兩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
正式掛牌
目前,工作站已為60多家企業
提供了精準知識產權服務
03
瀕臨倒閉的百年老字號
靠“三無”配方重生
一些老品牌、老字號通過創新
也找到了發展新賽道
“品香齋”創立于1859年
歷經10代人
卻因傳統點心制品市場萎縮
一度瀕臨倒閉
重新定位、重頭再來
品香齋以“三無”
(無防腐劑、無色素、無添加劑)產品
和懷舊紙包裝
精準抓住當代消費者對健康與情懷的雙重需求
成功實現百年老字號復興
去年年底
“品香齋”旗艦店
在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試營業
百年老味道有了符合時代審美的表達方式
04
政府當起“品牌經紀人”
像“品香齋”、“楊大娘”這樣
破圈蝶變成就小吃品牌的故事
在西湖區還有很多
據統計,西湖區的餐飲企業注冊企業
已達3000多家
其中有40多家知名餐飲企業
2024年全區的餐飲企業營收超百億元
今年上半年餐飲增速12%以上
做強企業品牌文化,它的品控、研發設計以及店面選址,我們都全程引導。政府親自出資為它拍攝宣傳片,進行官方推薦。把每一個小吃提升為每一個小店,把每一個小店變為每一個餐飲門店,把每一個餐飲門店培育成一個品牌企業,從而達到實現我們區里打造百姓煙火中的幸福西湖這樣一個美好愿望。——南昌市西湖區商務局局長 陳琴
當“我在南昌吃粽子”網紅路牌
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打卡熱點
蛋黃麻花換上國風新裝重出江湖
兩家小吃店的逆襲
不僅有當地對美食品牌的培育
更是以知識產權為“活水
讓更多市井小吃做出了品牌
做出了文化
成為街頭巷尾的城市新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