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對于接受兩種或多種降壓藥治療后血壓仍居高不下的患者,一種作用于醛固酮合成關鍵環節的新型藥物在Ⅲ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顯著降壓效果。
整理:醫學界報道組
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常見慢性病,血壓控制不佳,也意味著患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和腎臟疾病的風險顯著升高。盡管有多種藥物和生活方式干預手段,實現血壓達標仍是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
臨床上,許多患者即使接受了多種藥物治療,但血壓仍難以控制。現有治療策略,特別是針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常以強化聯合用藥為主。2024年發布的《難治性高血壓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1]也強調了優化聯合治療方案的重要性(表1)。
表1 藥物治療的總體原則和藥物選擇原則
注:單片復方制劑(SPC)
對于血壓不達標者,在腎功能和血鉀允許的情況下,加用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是常用策略,但仍有40%~50%的高血壓患者無法達標[2]。
醛固酮作為調控血壓的關鍵激素,通過促進鈉水潴留機制升高血壓,是高血壓難以控制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研究者們將目光投向了更上游的調控點——直接抑制醛固酮合成酶。
近期(2025年7月),一項針對難以控制高血壓患者的重要Ⅲ期臨床試驗(BaxHTN研究)公布了陽性結果。研究旨在評估一種高選擇性、強效的口服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SI)Baxdrostat在使用兩種不同降壓藥物治療的未控制高血壓患者和使用三種或三種以上不同降壓藥治療(包含利尿劑)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療效。
結果顯示在現有標準治療基礎上,每日加用Baxdrostat(1mg或2mg劑量)治療12周后,患者的坐位收縮壓(SBP)與安慰劑組相比,出現了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顯著降低。所有次要研究終點也均達到預期目標,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Baxdrostat的作用機制在于其特異性地抑制腎上腺皮質中負責醛固酮合成的關鍵酶——醛固酮合酶(由CYP11B2基因編碼)。通過抑制該酶的活性,Baxdrostat旨在從源頭上減少醛固酮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臨床試驗數據表明,該藥物能在有效降低醛固酮水平的同時,不影響人體必需的皮質醇水平。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倫敦大學學院醫學系主任Bryan Williams博士表示:許多人即使服用多種藥物,仍在與血壓控制做斗爭。而BaxHTN Ⅲ期研究結果證實,對于這類高血壓患者,每日加用一次Baxdrostat能帶來顯著的收縮壓下降。這為控制高血壓這一重要的心血管風險因素提供了一種新的潛在治療方向。
BaxHTN研究試驗數據將提交至全球各監管機構,其詳細結果將于2025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的HOTLINE專場公布,但其長期療效與安全性以及最終能否獲批應用于臨床,仍待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難治性高血壓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撰寫工作組. 難治性高血壓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中華高血壓雜志,2024.1-6.
[2]Whelton PK, Carey RM, Aronow WS,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19):e127-e248.
醫學界心血管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責任編輯:銀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