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場,監管持續引導行業緩解利差損風險,深化代理人營銷體制改革;同時,進一步放寬險企權益投資限制,引導長期資本入市;金融“五篇大文章”則仍在全力書寫中。
諸多政策一脈相承,行業已不陌生。長錢如何長投?“五篇大文章”如何落筆?作為行業頭雁的國壽集團,上半年答卷再添新彩——從熱鬧出圈的“蘇超”、A股最大IPO,到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浸潤的許多鮮為人知的角落背后,都有國壽集團的身影。
國壽集團在7月22日召開的學習貫徹金融系統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暨2025年上半年經營管理工作會議上交出的成績單顯示,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超5萬億元,公開市場權益投資凈買入超900億元。
“大象無形”。企業之大,不僅在規模,更在責任與擔當。國壽集團將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走向全板塊協同共進的新格局。從2025年上半場來看,國壽集團大力實施“333戰略”,行業頭雁作用進一步彰顯,從九大板塊發力為“保險+”轉型打造新樣本。
01
服務大局,向“新”有為
金融承載著社會資源配置的關鍵作用,亦是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的關鍵一環。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國壽集團充分發揮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發揮綜合金融優勢與業務協同效應,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以“金融保險之力”嵌入“社會之治”當中。
國壽集團介紹,“截至6月底,國壽集團累計新增保險保障金額超450萬億元,賠付支出2372億元,同比增長14.7%;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超5萬億元,公開市場權益投資凈買入超900億元”。這也是國壽集團于今年年初提出“333戰略”之后首次公布成績單。
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壽集團合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合并總資產突破8萬億元(不含廣發銀行總資產3.69萬億元),管理總資產超過15萬億元,業務發展高位突破,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在長端利率趨勢性下行、新單保費增速放緩、資產荒壓力持續的背景下,該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
作為長期主義者, 國壽集團在上半年 還跟隨國家戰略,在“長錢長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近日新能源“巨無霸”華電新能登陸A股,為今年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也是全面注冊制以來首個百億規模以上的主板IPO項目,其第三大股東正是集團旗下壽險公司,集團旗下資產公司擔任投資顧問。早在 2021 年底,國壽 便以 20億元戰略投資華電新能,這也是近年 國壽 集團持續發揮險資“長錢長投”的縮影。
在上半年火出圈的“蘇超”背后,亦有國壽集團的身影。集團旗下財險江蘇省分公司和“蘇超”主要承辦單位之一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公司“牽手”,圍繞體育賽事風險管理、體育產業投融資支持等多個維度開啟全方位合作。2025年,國壽財險為江蘇省79家體育產業相關單位提供綜合風險保障超10.3億元,助力江蘇體育產業邁向更高層次、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宏大數字、熱點案例之外,國壽集團在一些鮮為人知的角落同樣踐行著央企擔當、潤澤民生。例如,依托全渠道銷售布局與全國近2萬個分支機構服務網絡,國壽集團已逐步構建起普惠保險服務體系,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確保偏遠地區居民可便捷獲取保險咨詢、投保及理賠服務。
02
力推“333戰略”
打造保險版“九宮格”
以大資源潤澤小角落、以大投資撬動大民生,這也是國壽集團對“333戰略”的踐行,體現了集團從思想到行動的高度統一。
今年年初,國壽集團提出“333戰略”,為自身及行業“保險+”轉型提供了新動能。“333戰略”廣為公眾所知的有9個方面的部署,相當于打造了一個保險版的“九宮格”。具體來看:
積極培育“三大新增長極”:聚焦養老、健康、理財這三大領域,鍛造面向未來的新優勢,持續鞏固行業頭雁地位;
著力打造“三大新上市平臺”:統籌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增長,整合系統內外部資源,圍繞做強做優核心主業來開展資本運營,努力提升集團資源聚集配置能力;
深入實施“三大工程”:以黨建引領強基工程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以國壽金融文化建設工程提升軟實力和影響力,以協同創新升級工程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
“333戰略”的提出均契合當下市場需求,也有國壽集團自身綜合金融業務優勢做根基。例如,從市場需求看,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及生活水平提高,康養和理財撐起新的萬億級市場。面對如此“富礦”,市場機構早已展開廝殺,國壽集團擁有綜合金融業務優勢,包含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業務板塊,旗下子公司包括國壽壽險、廣發銀行、國壽資產、國壽財險、國壽養老險、國壽投資、國壽健投等,多家子公司在垂直領域同為領軍企業。
推動“333戰略”落地,不僅為社會發展帶來新動能,也為國壽集團自身及行業“保險+”轉型提供了更多經驗參考。
國壽集團從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出發,持續打造“壽險+”綜合金融生態。在“保險+健康”方面,圍繞客戶健康需求,持續豐富健康服務項目,上線AI體檢報告解讀等普惠型服務及VIP增值服務;在“保險+養老”方面,穩步推進養老服務多方式供給,加快在重點戰略區域的布局,著力構建國壽特色養老生態。
在多元投資布局上,國壽集團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鄉村振興、健康養老等領域,加大相關投研力度;在債券投資方面,結合固收品種特點,在區域協調發展、普惠金融等領域重點發力,創新推出普惠金融主題資管產品,相關投資規模超1100億元。
關于“333戰略”中所提及的“以黨建引領強基工程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國壽集團黨委在今年6月研究出臺相關實施意見,對中國人壽黨建工作進行系統建構,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隊伍兩大主體作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切實強化全系統管黨治黨的責任,持續增強“報國為民當頭雁”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開創中國人壽黨建工作新局面。
03
打造新格局
挖掘新動能
當前,保險業仍處于轉型期,依然面臨盈利壓力加劇、行業形象重塑等挑戰,作為行業頭雁,在新的發展定位、新的發展使命之下,國壽集團如何鞏固新格局、增強新動能也備受關注。
國壽集團在此次會議上提出,推動在更加注重效益優先、更加注重長期理念、更加注重資負聯動、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風險的基礎上,錨定年度經營管理工作目標任務,積極主動作為,鞏固和增強業務向好勢頭,實現“十四五”順利收官,確保“333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333戰略”正在持續發力,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國壽集團打造“國之大者”的堅實后盾。這次會議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國壽集團全系統要錨定“333戰略”這一全景式規劃持續用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作為“國之大者”,如何將企業與國家大勢相融合,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中保新知觀察到,國壽集團將從服務、治理、改革、轉型、合規等五方面提出新要求。
在這五方面,居于首位的就是“著力提升服務國家大局質效,主動加大對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的保險保障,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效,積極服務資本市場穩定與健康發展”。
此外,國壽集團還將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提高經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重點改革任務取得新突破,加速培育三大新增長極,持續推動三大新上市平臺建設,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升級工程;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強科技資源統籌,強化數據整合利用,深化科技應用賦能;堅決守牢風險合規底線,持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持續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很顯然,諸多實操都緊緊圍繞著“333戰略”在不斷延伸落地。正如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希良在7月18日召開的集團內部交流會上所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并充分發揮綜合金融優勢,以協同創新升級提高客戶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聚焦戰略、狠抓落實的長效制度機制,切實推動“333戰略”落地見效。
結 語
2025年下半場已開啟,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國之大者”如何為實體經濟與社會民生保駕護航,需要實力,也需要定力。
對于國壽集團而言,無疑就是舉全系統之力,錨定“333戰略”持續用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撰文:亞溪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