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部這個夏天讓農人揪心,六月中旬至今少雨。玉米正處需水關鍵期,干旱讓葉子卷曲失水。
高溫天里,大片莊稼白天受煎熬,旱情叫“卡脖旱”。未來三天,皖北依舊晴熱高溫,周邊下雨它不動。
農民見太陽就心煩,只盼陰云來,潤澤干涸田地。再看未來十天,降雨圖顯示皖北受高壓控制,晴好持續。
早晨玉米地看著還行,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卻卷葉嚴重。
靠水近的地塊,老人戴草帽澆水,多數農田卻無人澆。人手少、高溫天,家里能干的勞動力本就不多。部分能抗旱的地塊,也面臨澆水難題。
溝渠水少、機井沒水,田地離水源遠是大問題。原本的灌溉溝渠被填平種莊稼,澆水難度成本增。
糧食價格不高,澆地多了等于白干,農人很無奈。還有個沒想到的問題,水泥路堵斷水流,水抽不過來。
農人只能把水管架路上,管子易壞還影響通行。旱情雖難敵,及時減災是目標,農業項目得長遠考慮。
農技站提醒,玉米拔節期缺水,穗行數會減少4 - 6行。持續干旱15天,灌漿期千粒重下降18%,減產風險大。
澆水要講究時辰,清晨五點最穩妥,別等老經驗誤事。
黏土地要澆透,沙土地少量多次,追肥得跟上。尿素配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增強抗旱能力。省農業農村廳發指導意見,及時灌溉補墑別大意。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田,杜絕大水漫灌,防大豆旺長。清理疏通“三溝”,防旱澇急轉,降低倒伏風險。
農民的土辦法值得肯定,結合科學能讓效果更好。我個人覺得,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得把長遠需求放首位。
現在該行動起來,趕緊查看自家田地旱情。水源不足的,聯系村里協調,別拖延誤了農時。關注后續天氣,科學抗旱,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莊稼是農人汗水換來的,旱情當前,千萬別掉以輕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