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街普惠托育園(文明路97號園區)雖然不臨街,但經過裝修后布置溫馨明亮。
到了周末,大塘街普惠托育園定期舉辦親子育兒課堂。
洪橋街普惠托育園前期投入數十萬元打造舒適的環境。
大塘街普惠托育園(文明路97號園區)。
5月中旬,建設街普惠托育園已暫時性“搬遷”。
建設街普惠托育園。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到,積極推行公建民辦模式,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普惠、多元、優質的托育服務。
2024年5月,廣州首家“公建民營”街道普惠托育園在越秀區建設街道啟動。至今,越秀區18個街道普惠托育園已全部開園。
一年來,越秀區“公建民營”街道普惠托育園運營情況如何?南都記者走訪調研發現,越秀區通過推進“公建民營”模式,整合既有物業突破場地緊張難題,使得普惠托位定價降至市場價的50%至80%,多個普惠托育園托位“爆滿”,但也有托育園受環境影響暫時“搬遷”。
與此同時,未來廣州針對普惠托育機構補貼逐年遞減,亦為行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普惠托育園仍需思考如何在市場上主動求發展,做到可持續運營。
現象
多個普惠托育園托位“爆滿”
有托育園受環境影響暫時“搬遷”
南都記者調研發現,運營一年來,多個普惠托育園出現托位“爆滿”現象。
2024年9月,光塔街道普惠托育園正式開園,可提供64個普惠托位,不到半年時間園區已經滿員。光塔街普惠托育園園長臧穎介紹,自2024年10月起,園區已經新增了一個乳兒班,最小的孩子送托時僅6個多月,其余混齡班學位則排到明年3月?!霸谕形粵]有滿之前還會開展臨時托,現在都沒有空位了?!薄伴_園三個月后學位就滿了,后面還有十幾個家庭在排隊入園,預計要排到今年年底?!焙闃蚪制栈萃杏龍@園長姜瑩表示,托育園原本規劃了45個托位,目前有點供不應求,特別是3個月至1.4歲的乳兒班很受歡迎。
2024年9月開園的大塘街普惠托育園(大塘街30號園區),在冊學生幾近滿員。“有周邊的居民,也有天河的孩子父母在周邊上班,送小朋友過來。”該園負責人鄒裕琪說。2025年2月開園的大塘街普惠托育園(文明路97號園區)實際托位使用率近半。
雖然越秀區各個街道都開設了普惠托育園,但“公建民營”普惠托育園提供的托位數量多在100個以內,與周邊居民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光塔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志雄表示,光塔街托育園在老城區中面積比較大,服務價格也非常優惠,受到廣泛歡迎。未來,街道會持續探索符合轄區特點和嬰幼兒發展規律的運營模式,滿足市民需求。
亦有個別托育園在運營中受到周邊環境影響,暫時性“搬遷”。2025年5月中旬,南都記者走訪運營滿一年的建設街普惠托育園時發現,園區大門緊閉,門前的戶外空間布滿落葉。普惠托位的孩子被轉移至不遠處的商業托育中心,后又安置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
“周邊正在拆遷,灰塵太大,等工程結束后還會回去。”該園區運營方一工作人員表示,現如今15個普惠托位爆滿,等到8月底才有名額,但商業托位還有,價格比普惠托位多出一兩千元。
經驗
托育行業建筑要求標準高
須整合既有物業解決場地難題
在推行公建民辦模式的過程中,托育機構對于建筑的要求標準較高、場地緊張是越秀區普惠托育園建設的關鍵問題。為此,越秀區各街道整合自有物業、頤康服務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等既有服務資源,為普惠托育園騰挪空間。
根據《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托育園必須要有保健觀察室,應設獨立的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其中還提到,托兒所生活用房應布置在首層。當布置在首層確有困難時,可將托大班布置在二層,其人數不應超過60人,并應符合有關防火安全疏散的規定。
“托育園基本上是二層及其以下,按現實管理方便、安全第一的原則,最好選擇二層以下的?!贝筇两值擂k事處副主任唐瑩表示,越秀區物業多為既有建筑,選擇有限。原本街道謀劃將現有場地騰挪開來,做一個大型托育機構,可以一次性提供多個托位。但是有些場地面積夠了,消防、排水又不符合標準?!坝幸恍┪飿I是老別墅,改造成本更高。雖然有300多平方米,但隔成了七八個房間,對托育機構而言裝修成本很高,還很難用?!彼a充道。
唐瑩牽頭,與越秀區衛健局、區婦幼保健院專家,區建設水務局工作人員,再加上居委會工作人員,組成了“看房團”??戳耸畮滋幬飿I后,一處位于文明路的內街商鋪進入視野,但仍面臨空間太小、戶外空間不足等問題。好在步行3分鐘內就有個口袋公園,各方給出專業意見后,焦點問題是采光和通風。經承辦機構專業設計,對里外大門進行改造,空氣可以對流,也增加了采光。
“‘公建民營’場地基本上都沒有那么完美,大部分不臨街,面對社會的顯示度不夠?!必撠煷筇两制栈萃杏龍@(文明路97號園區)運營的廣東全優加家庭服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助理王晨說,在現有條件下,公司邀請知名設計師改造,提前對轄區內居民做科普宣教。
成效
“公建民營”模式降低租金成本
普惠托位價降至市場價的50%至80%
通過提供運營場地、水、電、氣均按居民價格收費的方式,越秀區普惠托育園運營成本大幅度降低,普惠托位定價降至市場價的50%至80%。
據不完全統計,以全日托為例,越秀區2至3歲幼兒的服務費用為1450至2800元/月不等,1歲至2歲幼兒的服務費用為1500至3500元/月,1歲以下孩子的服務費用為3000至4200元/月。
托育機構運營支出主要在租金,而“公建民營”運營模式使得租金成本大幅降低,物業基本上是由政府無償提供或者按照5元/平方米租賃。鄒裕琪告訴南都記者,以前一個月租金要一萬來塊錢,現在只需要十分之一。姜瑩透露,集團在荔灣開設了一家1000平方米的民辦托育園,每個月租金加管理費將近6萬元?!艾F在由街道提供場地,讓我們很有安全感,政府也提供了宣傳服務、專業資源和部分經費支持,可以讓托育人安心地做早期教育?!彼硎?,洪橋街普惠托育園前期共投入34萬,設計打造適合小朋友成長的環境?!安凰闵锨捌谕度?,我們在2025年4月開始收支平衡?!苯撜J為,“雖然面積受限、托位較少,但只要口碑做得好,這家園肯定能夠可持續發展?!?/p>
臧穎也表示,政府對普惠托育園支持力度較大,不僅有建設補貼,還有托位補貼。普惠托育園第一年租金全免,后續收費最高也不超過每平方米每月5元,對比附近商鋪,租金便宜不少。“開園兩個月后已經收支平衡,今年5月微微盈利?!?/p>
到了周末,普惠托育園還會依托“向日葵親子小屋”項目,針對轄內0-3歲的親子家庭定期舉辦親子育兒課堂。將“向日葵親子小屋”與普惠托育園建設相融合,不僅能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的意識和能力,也能讓更多人了解普惠托育服務?! ?/p>
挑戰
普惠托育機構補貼逐年遞減
普惠托育園需探索可持續發展之道
然而,南都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部分支撐普惠性托育機構的補貼正逐年遞減。
根據《廣州市普惠性托育機構認定及資金補助管理辦法(試行)》,廣州對街(鎮)通過公辦或公建民營等形式新建普惠性托育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其中,2024年新建的按每個托位2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2025年新建的按每個托位15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現有文件只對2023年至2025年新建的普惠托育園給予補貼,且建設補貼逐年降低,后期有沒有補貼還不確定?!庇行袠I相關人員認為,普惠性托育機構建設剛剛開始,需要一段時間孵化培育,有持續的經費投入。
與此同時,廣州給予的運營補貼中要求,收托嬰幼兒總月數按實計算,收托時間滿15天按1個月計算,不滿15天不計算。2023年至2025年,機構實際收托人數每人每月運營補助也在逐年遞減。
然而托育市場的實際情況是,臨時托、半日托、全日托等各種收托類型都有,主要是依據家長需求做好服務。該名行業相關人員認為,既然各種形式都鼓勵開展,就應該讓各類形式都能享受到政府的運營補貼。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普惠托育園要進一步思考可持續運營之道,首要的便是找到合適的運營載體。對于嵌入式普惠托育點,場地大多只是一個空房間,有的黑暗無比、有的很潮,只能做臨托。但在托育行業,一個孩子也要有兩個老師相互監督,流動性大、成本高,很容易就虧本了。
她建議,托育園面積可以在兩三百平方米左右,優先考慮南北通透,有陽光、戶外空間的場地,預計做3到4個班比較合適?!皟蓚€班能保證人員費用,多一個班有點利潤空間?!痹撁麡I內人士還提到,希望政府可以進一步支持托育園老師培訓學習、職業技能提升。
建議
推進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普惠托育園應專注服務社區嬰幼兒
“公建民營”普惠托育園的建設聯合社會各界力量,讓市民群眾可以就近享受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不僅可以提升人口素質,還可以增加社區綜合服務能力。廣東省嬰幼兒照護與早期發展行業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馮荔雯認為,普惠托育園的推廣是民生福祉的體現,她鼓勵民營托育機構積極擁抱政策,與街道、社區緊密合作,采用多種形式辦托,為全社會不同需求的嬰幼兒家庭提供服務。
“雖然普惠托育園深藏在街道,面臨面積小、運營成本高的難題,但只要能夠堅持有品質的服務、建立良好口碑,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便可以穩固地成為社區服務的重要依構成部分,實現長期服務。”馮荔雯表示,托育的需求確實在,不少優質普惠托育園還沒開業,托位便已被約滿。這是居民群眾對普惠托育的期待。
“政府補貼主要幫助托育園做好前期建設,未來托育園也要思考如何保持服務品質、留住用戶。”她展開道,辦普惠托育的重點在給予家庭適合孩子的成長指導,科學規范和方便可及。相反,如果只是為了拿補貼、謀高利,補貼沒了就不干了,初心不在孩子身上的,建議此類托育機構及時轉型,不要給孩子造成傷害?!霸诮ㄔO社區嵌入式托育點之前,要深入了解該社區地理、人口、交通、公共配套等情況,精選適合辦托的載體,這樣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馮荔雯認為,社區普惠托育點要根據需求合理布局,不應為了完成數量任務盲目建設。
馮荔雯還提到,家長也要更好地認知托育服務。3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給予適當的指導,可以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認知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國人口綜合素質。
相對于學前教育,托育并非基本公共服務,仍未納入長期的公共財政預算。在《托育服務法》有望今年出臺之機,馮荔雯期望社會各界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耙财谕麌铱梢栽谕杏龣C構稅收減免、從業人員職稱認定、職業技能提升等方面給予支持?!?/p>
都市評
“普惠托育”很好
但可持續發展更重要
嬰幼兒托育服務,一頭連著家庭生育后的照護難題,一頭連著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長期以來,“3歲入園”一直被很多家長視為“松口氣”的時間節點,在此之前的“小小孩”由誰看顧,卻是一道難題。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不僅是家庭關心的事項,也是國家關心的重大民生項目。以廣州市越秀區為例,短短一年內,全區18個“公建民營”街道普惠托育園全部建成開園,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歡迎,多個園區普惠托位被約滿。
南都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解決建筑要求標準較高、場地緊張等關鍵問題,街道整合自有物業、頤康服務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等既有服務資源,通過提供運營場地、財政資金支持,水、電、氣均按居民價格收費的方式,將普惠托位定價降至市場價的50%至80%。
然而,不少運營者也向記者反映了當中的問題。在持續性上,現有文件只對近兩年新建的普惠托育園給予補貼,且建設補貼逐年降低,后期是否還有補貼尚不確定;在靈活性上,普惠托育的運營補貼要求收托時間滿15天按1個月計算,不滿15天不計算,與擁有臨時托、半日托、全日托等各種類型的市場化托育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問題都為園區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普惠托育在市場上“更進一步”的可能。
有專家認為,一方面,普惠托育園應專注服務社區嬰幼兒,堅持有品質的服務、建立良好口碑,實現長期服務;另一方面,社會各界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總而言之,普惠托育園開了個“好頭”,但是如何可持續運營,還需政府給予更多考量和支持。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王美蘇 實習生 黃一葦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