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熙帝皇三子誠親王胤祉的后代子孫中,出了一位大學士,那就是五世孫載齡。當然,后世在朝中任職的人數較多,并且得到了歷代帝王的信任,有功于清朝的江山。
輔國公奕果,是誠親王胤祉的玄孫,活到了80歲高齡,用了31年時間生育了10個載字輩兒子,其中有5個兒子在朝中擔任要職。
長子載齡,累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四子載良,官至青州副都統; 六子載英,任職于三品太常寺卿; 九子載輝,供職于內廷三等侍衛; 十子載觀,曾做到了一等侍衛。
那么,到輔國公奕果的孫輩時,已經達到了13人,其中有6人曾供職于清朝晚期的朝廷。
溥元,襲爵不入八分輔國公,并授予一等侍衛; 溥定,宗人府筆帖式出身,后累官至戶部員外郎; 溥寬,蔭生出身,光緒年間做到工部郎中; 溥實,四等侍衛出身,后擢拔為盛京廣寧城守尉; 溥來,蔭生出身,曾任員外郎、山東萊州知府、候補道員; 溥揀,擔任過正七品筆帖式。
今天,來介紹一下誠親王胤祉的五世孫載良人物生平和他的祖上世系。
一:高祖父弘璟,深受雍正帝喜愛,兩次封爵至固山貝子。
康熙皇孫弘璟,是1703年出生,屬于皇三子胤祉的第七子。弘璟的生母是側福晉,外公是筆帖式出身。雍正五年,25歲的弘璟深受雍正帝喜愛,被恩封為奉恩輔國公。28歲,被晉爵為固山貝子。然而,弘璟的仕途就停止在這里,直到乾隆四十二年去世,都沒有授予過官職。不過,弘璟活到了75歲高齡。
二:曾祖父永珊,被乾隆重用于八旗,襲爵鎮國公。
永珊,是誠親王胤祉之孫,康熙帝的曾孫輩。乾隆十一年出生,23歲被授予三等侍衛。32歲降襲奉恩鎮國公爵位并授予散秩大臣,46歲入八旗供職,授予鑲藍旗蒙古副都統、鑲藍旗滿洲副都統、正藍旗護軍統領。嘉慶二年去世,年52歲。
三:祖父綿策,襲爵奉恩輔國公,21歲英年早逝。
綿策,是胤祉的曾孫輩,出生時曾祖已經離世48年了。嘉慶二年,父親奕果去世后,綿策承襲了奉恩輔國公爵位,并且授予了散秩大臣的品級。三年后,21歲的綿策也悄然離世。
四:父親奕果,歷經五位帝王,襲輔國公活到80歲高齡。
奕果,胤祉玄孫,乾隆五十六年出生。生父是閑散宗室綿導,10歲奏準皇帝后,過繼給輔國公綿策為承嗣子。11歲襲爵不入八分輔國公,17歲擔任一等侍衛。52歲因病辭去侍衛之職,后賦閑在家養病長達28年,直到同治九年去世,享年80歲。
五:副都統載良的63年人生。
道光元年,載良出生在輔國公奕果的府中,母為妾室劉佳氏,為誠親王胤祉五世孫。
道光二十二年,22歲入宮當差,被授予三等侍衛,正五品銜;
道光二十六年,26歲,長子溥宣出生;
道光二十七年,27歲升任侍衛什長;
道光二十八年,28歲,次子溥寬出生;
道光三十年,30歲,年僅5歲的長子溥宣離世。
咸豐四年,34歲擢二等侍衛,奉旨兼任侍衛班領;
咸豐五年,35歲升一等侍衛,兼任辦事章京,在宮中皇帝身邊當差;
咸豐八年,38歲,三子溥實出生;
同治六年,47歲京察考核一等,賞給副都統品級留用。同年,次子溥寬被朝廷授予八品蔭生
同治七年,48歲入八旗中,被授予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同治八年,49歲擔任十五善射大臣;
同治九年正月,50歲時,父親輔國公奕果以80歲高齡去世;
同治九年六月,載良的長孫毓端出生;
光緒二年,56歲,三子溥實被朝廷授予二品蔭生;
光緒三年,57歲,三子溥實入宮當差,被授予四等侍衛;
光緒五年,59歲外放青州副都統,成為地方二品大員;
光緒九年,63歲的載良走完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