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場由南通職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青年學習社“伏脈千鄉光耀萬家”暑期社會實踐團精心策劃的光伏科普講座,在日照生活印象小區社區活動中心熱鬧開場!孩子們圍坐一起,眼睛里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故事啟智:魔法故事詮釋光伏原理
“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有一位擁有神奇魔法的太陽公主,她用光和熱滋養著萬物。今天,太陽公主來到了我們身邊,要給大家帶來一場奇妙的冒險!”隨著實踐團成員秦佳琳的開場,孩子們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實踐團成員們精心準備了“太陽公主的魔法”故事講解,將太陽能發電原理中的光生伏特效應巧妙融入,用生動語言讓復雜科學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圖為團隊成員與小朋友玩“光電轉化”游戲。陳一鳴 供圖
“想象一下,你們就是那些被太陽公主喚醒的小粒子,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板上時,你們就開始了一場奇妙的冒險!”孩子們在實踐團成員的引導下,親自上手,代入“小粒子”身份,開啟了一場奇妙的“光電轉化”大冒險,進一步理解了光伏發電原理。
通過故事化講解和代入式體驗,孩子們不僅輕松理解了復雜的科學原理,還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
探索發現:尋找身邊的太陽能應用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太陽公主的魔法在我們身邊留下了哪些寶藏嗎?”實踐團成員的提問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成員們引導孩子們探尋身邊的太陽能設備,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讓孩子們發現那些曾經被忽視的“太陽寶藏”。從小區里的太陽能路燈到家里的太陽能熱水器,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原來太陽能早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小區里的太陽能路燈,白天吸收太陽的能量,晚上就能照亮我們的路,這不僅節省了電,還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睂嵺`團成員們向孩子們傳遞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逐漸明白了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實踐工坊:組裝太陽能小車
黑色車輪、彩色電線、深藍色太陽能板、原木色車身框架……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各種零件,孩子們興奮地圍坐在一起,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個太陽能板是小車的‘能量源泉’,它能將陽光轉化為動力?!睂嵺`團成員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如何組裝太陽能小車。孩子們聚精會神,跟著步驟一絲不茍地操作。
然而,實際操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螺絲擰歪、車輪裝不正、導線固定不住……,成員們耐心指導,逐一解決難題。同時,不忘悉心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避免劃傷小手,防止強光直射眼睛。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克服困難,完成了小車的組裝。
圖為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共同組裝太陽能玩具小車。陳一鳴 供圖
“看,我裝好啦!這就是我的太陽能小車!它馬上就能在陽光下跑起來啦!”率先完成組裝的孩子滿心歡喜。當一輛輛精巧的太陽能小車在孩子們手中誕生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
實驗探究:探索光伏影響因素
陽光下,孩子們畫起起跑線,迫不及待地釋放自己的小車。小車們在賽道上飛馳,孩子們歡呼著、跳躍著,為自己心愛的小車加油助威。
“哇,我發現把太陽能板對準太陽,小車跑得更快了!”實踐團成員們引導孩子們遮擋太陽能板、改變太陽能板的角度,觀察小車速度的差異。
圖為小朋友與家長調整小車太陽能板角度。 陳一鳴 供圖
孩子們通過動手實驗,真切地感受到了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魅力,親身探索了光伏發電的影響因素,感受了光伏“魔法”的奧秘,明白了科學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夢想啟航:放飛我的“竹蜻蜓”
活動的最后,孩子們一起放飛了竹蜻蜓。竹蜻蜓在空中旋轉、飛翔,就像孩子們的夢想,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向著光明的方向飛去。
圖為團隊成員與小朋友放飛竹蜻蜓。 陳一鳴 供圖
從一顆螺絲到一輛太陽能小車,南通職業大學電子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將科學知識融入趣味科普,讓光伏知識不僅“落地”,更在孩子們心中“扎根”,正如太陽能小車吸收陽光驅動般,讓綠色能源的種子悄然播撒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沈佳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