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不容易,但有大家在,日子就有盼頭!”近日,甘肅簡公益發(fā)展中心的社工們在張家園社區(qū)殘疾專干岳姐的帶領(lǐng)下,輕輕叩開了孫奶奶的家門。門一打開,孫奶奶那充滿精神氣的問候便先傳了過來,她摸索著把大家引進(jìn)屋里坐下,和大家慢慢聊了起來。
交談中社工們得知,自從老伴去年去世后,孫奶奶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落寞:“人老了,眼睛也看不見了,一個人開火做飯,總怕碰翻油鍋。要是能有個志愿者一周來幾次做個飯,儲存到冰箱里就好了。”這樸實又無助的擔(dān)憂,像一根細(xì)針,瞬間戳中了在場每個人的心。社工們環(huán)顧四周,廚房角落里已經(jīng)爛掉的菜葉,炒鍋里積攢的厚厚油層,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孫奶奶的不易。一個溫暖的計劃當(dāng)即在大家心底生根發(fā)芽,社工主動提議:“奶奶,我們今天中午先給您炒個熱乎菜,明天再和志愿者帶些餡料、面皮過來,多包些餃子凍上,您想吃的時候就方便啦。”說完,社工快手快腳地炒了盤窩瓜,盛進(jìn)盤子里放到廚房,又和奶奶約好第二天早上9點帶餡料和面皮過來,這才起身告辭。
第二天上午,天剛有些透亮,簡公益的社工就和3位志愿者早早來到了顏家溝221號,要為視力障礙的孫奶奶開啟一場特別的“暖心餃子宴”。3位志愿者分頭行動,陳姨和李姨把買好的菜清洗干凈,切成碎末,調(diào)成餡料;蔣姨則和好面,揉成光滑的面團(tuán),開始搟起了餃子皮。不一會兒,芹菜豬肉餡的香氣就彌漫開來。社工們也趕緊加入進(jìn)來,往餃子皮里舀入餡料,巧手一捏,一個個月牙兒似的餃子就成型了,整齊地碼在托盤上。很快,日頭升到了窗欞中央,餃子也基本包好了,一百多個餃子把冰箱冷凍層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孫奶奶雖然看不見,但聞著那股香氣,聽著大家忙碌的動靜,臉上滿是掩不住的喜悅。
志愿者還貼心地把灶臺擦得干干凈凈,把剩余的面團(tuán)用油抹好放進(jìn)冰箱,方便孫奶奶下次做成拉條子吃。離開前,志愿者把孫奶奶的號碼存進(jìn)手機,又和孫奶奶再三道別,然后帶上屋里的垃圾下了樓。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建榮 文/圖
責(zé)任編輯:馬和相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