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南昌,一座座孺子書房靜靜佇立,以墨香為紐帶,串起市民與書籍為伴的溫馨時光,志愿者忙碌的快樂和讀者專注的身影,將書香故事細細編織進煙火日常。書架間流動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座城市對文明的不懈追求,當書香滲入街巷肌理,閱讀已在這座英雄城的血脈里生根發(fā)芽。
書香伴成長
每天早8時,王爽都會拎著帆布包,帶著女兒和外甥女前往“秘密基地”——孺子書房尚谷壟分館,這是她們暑假里雷打不動的“書房晨約”。推開書房的玻璃門,書香撲面而來,屋內復古懷舊設計藏著恰到好處的溫暖,前來的讀者們或伏案書寫,或靜讀沉思。
這已經是王爽帶著兩孩子在孺子書房尚谷壟分館學習的第三個暑假。作為新建區(qū)長堎中心小學的語文老師,王爽對如何利用暑期空閑時間,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孩子在家總難沉下心學習?!蓖跛贿厧秃⒆觽冋斫裉煲獙懙淖鳂I(yè),一邊向記者說,作為老師,她深知環(huán)境對學習的影響:“古人說‘孟母三遷’,求的就是這樣專注的氛圍。在這里,不用提醒,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放下零食、收起玩具,這份專注力,是家中難以獲得的?!?/p>
說話間,即將升入初二的閔子涵已經攤開了暑假作業(yè)練習冊,草稿本上寫滿了公式演練的步驟。“這里環(huán)境好又安靜,寫作業(yè)效率特別高,對我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閔子涵話語里滿是對書房的喜愛。
除了寫作業(yè),她的閱讀書單也在孺子書房里悄悄豐富起來?!棒斞赶壬摹冻ㄏκ啊纷屛腋惺艿轿淖值牧α?。還有凡爾納筆下《海底兩萬里》里瑰麗的海底世界,每次翻開都像開啟新的探險;而魯濱遜在荒島上的故事,更教會我遇到困難時永遠要多堅持一會兒?!碧岬较矚g的書,這位小姑娘就像打開了話匣子。
每天8時到18時,是王爽和孩子們在書房的“駐扎”時間。她的帆布包里裝著教案和紅筆,孩子們做作業(yè)時,她就在旁批改作業(yè)和備課,偶爾低聲答疑。
“我們就住這附近,騎車只要兩分鐘,中午回去做頓飯,保溫桶拎過來正好趁熱吃?!备屚跛牢康氖?,孺子書房貼心地設置了讀者用餐區(qū),為這份全天候的陪伴提供了更多便利。
別樣風景線
上午10時,52歲的楊福卿正踮腳整理書架上的書籍。作為孺子書房尚谷壟分館的首批志愿者,這已是他在這里服務的第三個年頭。從最初鄰里們試探性地走進來,到如今座無虛席,楊福卿見證了這間書房一點一滴的成長與變化。
“最初送孩子上學時經過這里,發(fā)現(xiàn)了這間書房。”楊福卿笑著回憶,正是那次偶遇,讓他當即決定留下來當一名志愿者。從此,無論是清晨打掃衛(wèi)生、日間整理書籍,還是耐心指導讀者使用電子借閱證,書架間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紅色馬甲”成為讀者們最熟悉的一道風景。
在他看來,志愿服務從來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雙向的收獲。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有個一年級的小男孩,起初由爺爺帶著來看書,孩子坐不住,總想著往外跑,爺爺急得直嘆氣‘這孩子就愛貪玩’?!?/p>
楊福卿看在眼里,便主動陪孩子讀繪本?!拔揖徒趟趺慈ラ喿x,慢慢讓他產生興趣愛好,告訴他‘多讀書,將來寫作文就有說不完的話’。”如今小男孩已上三年級,男孩爺爺碰到楊福卿時總念叨,“我孫子語文進步大,就愛看書,都是受了您的影響!”
遇到只顧玩手機的家長,楊福卿總會遞上一本書,溫聲細語地勸說:“您翻一頁,孩子就會跟著看一頁,興趣就是這樣培養(yǎng)起來的?!睆淖畛醯男┰S抵觸,到后來家長主動拿起繪本陪孩子共讀,楊福卿用這份耐心,焐熱了許多家長的心。
閑暇時分,楊福卿會從書架上抽出一些書籍細細品讀。“這些書里藏著為人處世的智慧?!彼f,“閱讀能讓浮躁的心沉淀下來,既能充實自我,又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書友,從字里行間獲得前行的力量。”在他看來,孺子書房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而志愿者就是連接讀者與書房的橋梁。“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走進孺子書房、愛上閱讀,為城市的文化建設添把力?!?/p>
“這里不僅是閱讀的場所,更是成長的課堂?!睏罡G湔f,書房里既有埋頭閱讀的小學生,也有奮筆疾書的考研考公青年,他會為他們加油打氣。楊福卿一直活躍在公益一線,除書房服務外,還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清涼、組織社區(qū)讀書會,用行動詮釋著“言傳身教”的力量,讓閱讀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fā)芽。
“悅”讀新生態(tài)
上午11時,孺子書房尚谷壟分館館長楊意正在教讀者宋玉潔操作自助借還機,一聲“嘀”的輕響后,圖書借閱信息便清晰顯示?!跋麓谓钑苯訏呔托?,還書也一樣方便。”楊意笑著說。
“這里機器操作簡單,以后能常來借書了。” 宋玉潔捧著《額爾古納河右岸》笑盈盈地說。她家住附近,“不光能看書,還認識了好幾個朋友,昨天我們還聊起遲子建的作品呢?!彼斡駶嵄硎?。
書架另一頭,徐佳媛正對著考研真題皺眉。這個上饒姑娘完成本科學業(yè)后,選擇在這里備考?!按蠹译m然素不相識,但學習氛圍特別好。累了抬頭看看周圍都在認真學習,自己就又有動力了?!?/p>
“暑假期間,書房日均接待讀者兩三百人次,其中學生群體占比最高,還有不少游客也專程前來打卡。”楊意介紹,周末開放至晚上10時,人會更多。
最讓楊意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常來的城管隊員?!白蛱焖肿x到閉館才離開?!皸钜饣貞浀?,“那位大哥說,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后,在這里靜心閱讀比刷手機充實得多?!边@樣的話語,正是對孺子書房價值最好的詮釋——它不僅是一個閱讀空間,更成為了都市人的心靈港灣。
更讓楊意觸動的是,孺子書房突破了閱讀場所的單一功能,悄然生長出超越閱讀的溫暖力量。常來的年輕人俯身為小學生講解數(shù)學題,退休老教師帶著孩子們共讀經典,素不相識的讀者因一本共同喜愛的書而相談甚歡。孺子書房正促進著社區(qū)的情感聯(lián)結,讓閱讀變成心靈的相遇,讓交流在書香中自然流淌。
“書籍有種神奇的凝聚力。”楊意說,這座小小的城市書房,不僅點亮了求知的星火,更在社區(qū)中播下了文明與溫情的種子,構筑起一方滋養(yǎng)心靈、凝聚共識的精神家園。
孺子書房尚谷壟分館的書香故事,正在南昌城的街巷間綿延。這些散落在城市各處的孺子書房,如同一個溫暖的文化坐標,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文明融入日常,在煙火氣中,書寫著屬于這座城市的書香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