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幾年,隨著環保包裝逐漸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包裝飲用水市場也掀起了一股推進環保包裝的風潮,不少知名飲用水品牌都已經推出了新的環保包裝形式產品。無標簽包裝是主流,例如今年上半年山姆&農夫山泉共同推出的無標簽包裝飲用水產品,不僅顏值高,還引發了行業與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無標簽符合綠色發展的時代主題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主題。2022第二屆中國食品飲料資本論壇上,歐睿國際董事、中國區總經理任玥曾表示,更可持續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詞之一。
包裝飲用水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有力推動及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下,發展門類多元,呈現著穩步向前、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然而,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也面臨顯著的資源消耗與環境壓力。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生產約4.3億噸的塑料,其中三分之二在短暫使用后就會變成廢棄物,而塑料廢棄物有42%是包裝廢棄物。廢棄的塑料包裝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處置,會對環境與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破壞。在包裝飲用水行業中,塑料瓶身本身就存在著更為明顯的環保問題,除PET瓶身之外的其他的塑料以及標簽等都難以回收利用。
因此,如何在工藝、技術、設備等方面加速升級,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包裝飲用水行業必答題。
國內外環保標簽案例
1.Member’s Mark無標簽飲用天然水(山姆&農夫山泉聯合打造)
2025年6月山姆會員商店宣布,自有品牌Member’s Mark首款無標簽PET瓶包裝的飲用天然水全渠道上線。這款1.5L大瓶裝、瓶身通透無標的產品,由山姆&農夫山泉聯合打造,水源地源自千島湖、萬綠湖和丹江口三大國家級水源地,每瓶僅售2.57元。
這款無標簽飲用水,100%可回收的環保瓶身設計,摒棄傳統的塑料標簽和油墨印刷,讓清澈水質的純粹之美自然呈現,更減少包裝生產環節的塑料、油墨能源的消耗。這款水在外包裝箱上載明了完整的食品標簽信息,最小銷售單位為箱,預計全年可減少塑料超過34噸,相當于減少約2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是山姆向可持續包裝轉型的又一創新性嘗試。
2.康師傅
早在2022年,康師傅就已在產品端進行減碳革新,并選擇旗下最核心的百億級產品康師傅冰紅茶試水,將原本含有品牌LOGO以及產品信息的塑料標簽撕去,通過黃色和黑色的瓶蓋來分別區分檸檬味和無糖口味飲品,以激光雕刻的形式在瓶身標注名稱以及保質期。
同時,該產品在整箱包裝時,又取材于再生紙,減少油墨面積,比同規格常規產品減少碳排放量。這是康師傅首款、也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內首家推出的無標簽飲料產品。產品通過減少包膜使用量和降低印刷面積,每年減少塑料用量53噸,每年減少PV瓶標使用約3,126噸。
3.依云
據悉,依云花費了兩年時間去研發這個產品,因為要保證在新包裝下,質量和安全標準都要符合標準。品牌LOGO和基本的標簽信息是在塑料瓶注塑成型時刻入瓶身的。由于瓶身沒有商品條形碼,該瓶裝水不能用于普通商超、便利店等零售渠道。因此,針對這款產品,依云主推的是酒店、餐館、接待場合等渠道。
依云全球品牌副總裁Shweta Harit表示,“去除瓶身標簽是我們閉環包裝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實現零廢塑,所有的塑料都能實現閉環再利用。”
4.C2 water
來自泰國的C2 water礦泉水品牌,“C2”源自“See Through”或“Circular Economy + 2gether”,意為反映其品牌對環境的使命,其推出礦泉水包裝設計,采用100%可回收的PET材料制成,整體包裝完全放棄標簽設置。對于商品條形碼的設計,C2 water將其印到了水瓶瓶蓋上,巧妙地解決了信息展示這個難題。
“無標簽環保風”能持續多久?
從全球視角來看,“無標簽”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日本,這類產品主要集中在飲料,尤其是各種飲用水,國內類似產品也不是孤例。但總體而言,“無標簽”產品仍然很小眾,主要是由于產品的標簽合規性問題。
在我國,依據國家標準GB7718的要求,為了滿足消費者知情權,食品必須有標簽。
從標簽合規考慮,產品無法拆零售賣,是個難題。不過,這并不意味著 “無標簽” 完全行不通。
目前,像PET瓶激光打標、瓶蓋賦碼等技術方案已經具備可行性,通過這種方式把必要信息標注在瓶身或瓶蓋上,既滿足了環保需求,也符合信息公開的要求。不過,對于缺少一定技術支持的中小型水企來說,這類技術推廣有難度。
但換個角度想,如果采用整箱售賣的模式,或許能找到突破口。整箱銷售可以在箱子上標注所有必要信息,既符合標準,又能推動“無標簽”產品的流通,相比單瓶售賣,整箱的售賣量也會大幅增加。
當前,我國大多數包裝飲用水產品并未進行環保設計。然而,在我國和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的迫切背景下,推動環保包裝的普及應用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必選題。并且在我國“限塑令”與“雙碳”目標的政策背景下,環保包裝的創新需求正倒逼各個行業突破傳統思路。
對于包裝飲用水品牌來說,推出環保包裝不僅是在迎合市場潮流,也走在了其他品牌的前面,能夠更好地凸顯品牌的引領性和洞察力。
其實,無標簽風的本質并非“去標簽化”,而是對“過度包裝”的反思,輕量化、減量化、可降解的包裝探索本身就具有長期價值。如果企業結合運管角度,從設計階段開始,致力于包裝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創新,結果也許會有所不同。此外,無標簽瓶想在市場走得更遠,相關法規的推動無疑是絕佳的助力方式之一。
拿聲結語:環保包裝背后需要的是技術的支持,企業需要具備技術和工藝實力,才能為品牌進行包裝創新、革新提供基礎和實力,并且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及時適應并做出調整。對于整個飲用水行業而言,未來如何讓消費者更好地接受環保包裝和推進環保包裝普及應用仍是發展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