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首屆牛肉干品鑒會開幕,40余種牛肉干亮相,從傳統炭烤到創新鹵香,從酥脆油炸到真空鎖鮮,游客直呼:“這是一場屬于牛肉干愛好者的狂歡。”近年來,優良品質的通遼牛肉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當地正在從 “賣牛” 到 “賣品牌” 轉型。
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成峰牲畜交易市場內繁忙的牛市。(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劉文華 攝
獨特口感的品質密碼
通遼市被稱為“中國草原肉牛之都”。根據2025年最新規劃,通遼全年牛肉產量目標達30萬噸,是內蒙古名副其實的“肉庫”。這里年平均氣溫6.1℃,擁有1.3億畝天然草場,每頭牛日均食用的牧草含18種天然氨基酸,造就了肉質細膩、脂肪均勻的獨特口感。
“我們的牛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科爾沁左翼中旗養殖戶巴特爾一邊展示手機里的牧場照片,一邊告訴記者,他養殖的西門塔爾牛全程可追溯,從出生到屠宰的每一步都記錄在大數據平臺。
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了通遼牛肉營養品質特征因子研究報告,對通遼牛肉的特征和營養健康進行科學論證,稱其有著抗氧化能力強、奶香味鮮、脂肪低、蛋白質豐富等特點。
通遼市扎魯特旗,養殖戶規模化養牛。(資料圖) 張啟民 攝
價格回升的經濟暖流
2025年3月以來,通遼肉牛市場價格持續回暖。目前,育肥牛收購價為13.3元至14.5元/斤,同比上漲18.75%,能繁母牛年養殖效益提升到575元至2575元。科爾沁左翼后旗養殖戶宋飛告訴記者,他年初出欄的50頭肉牛多賣了3萬多元,“現在一頭500斤的母犢能賣到1萬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00元。”
價格上漲的背后,是市場供需的深度調整。受進口牛肉沖擊減弱、國內消費復蘇影響,通遼肉牛產業迎來“量價齊升”。“我們的牛肉制品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銷量同比增長40%,尤其是牛肉干,每天能賣出1萬多單。”內蒙古科牛優選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
更令人振奮的是,通遼牛肉正尋求跨境電商“出海”:今年6月,15家通遼企業赴韓國參展,簽訂1.4萬噸冷凍辣椒出口訂單的同時,牛肉干也吸引了首爾客商的關注。
通遼市扎魯特旗天然牧場,牛群悠閑吃草。(資料圖) 張啟民 攝
舌尖上的創新突圍
在品鑒會現場,用17.6斤科爾沁黃牛肉“打造”的總長度11.59米“最長牛肉干”成為焦點,游客們紛紛品嘗。“肉質柔韌有嚼勁,越嚼越香。”來自北京的游客李涵邊吃邊點贊,“和普通牛肉干完全不一樣。”這種獨特口感,源于通遼企業將現代真空鎖鮮技術與百年炭烤技藝結合,使牛肉干含水量精準控制在28%,既保留風味又延長保質期。
年輕消費者的口味變化,也催生了新賽道。一款添加益生菌的“健康牛肉干”引發熱議。“我們針對都市上班族研發了低鹽、低糖、高蛋白的產品,上線3個月銷量破百萬。”企業工作人員補充介紹,他們與高校合作開發的黑椒牛排、番茄牛腩等12款產品,已在全國2000家商超上架。在小紅書上,一條“通遼牛肉干吃出燒鳥味”的筆記獲得超5萬點贊,帶動相關話題閱讀量破億。
值得關注的是,通遼正在構建“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2025年,全市肉牛精深加工企業將達120家,全產業鏈產值目標直指500億元。
從草原深處的牧場到全國多地的貨架,“通遼肉牛好、通遼好牛肉”的品質讓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正如牧民巴特爾所說:“我們養的不只是牛,更是草原人的熱忱和希望。”
來源:中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