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大家快圍過來瞧瞧!這個會呼呼轉圈的超級大球,它有個超酷的名字——‘傅科擺’!它就像一個神秘的小偵探,能悄悄證明地球在偷偷地自轉呢,是不是超神奇?”近日,太原市迎澤區雙東小學二年級三班的同學們,搖身一變,成了山西省科技館里活力四射的“小小講解員”。他們懷揣著提前查閱的滿滿資料,像一群勇敢的小探險家,帶著參觀的小伙伴們穿梭在科技的奇妙世界,用那稚嫩卻又無比響亮的聲音,像魔法師施展魔法一樣,揭開了一件件展品背后隱藏的科學故事。
數學樂園:對數尺的“魔法乘法”
一走進“數學樂園”展廳,就像踏入了一個充滿數字魔法的神秘國度。史迪文就像一個小魔法師,興奮地指著眼前那把“奇怪的尺子”,眼睛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嘿,小伙伴們!你們可要瞧仔細啦,這把尺子可不一般,上面的刻度就像一群調皮的小精靈,都不一樣哦!它有個特別厲害的名字——對數尺。以前呀,大人們可沒有現在這么方便的計算器,他們就用這個對數尺來算乘法,那速度,簡直就像變魔術一樣快!我查資料的時候還發現,最早發明它的人叫納皮爾,那可是一位超級愛動腦筋的老爺爺,說不定他當時也是被數學的魔法吸引,才創造出這么神奇的東西呢!”
生命演化:恐龍骨架的“遠古密碼”
離開“數學樂園”,大家來到了神秘莫測的“生命演化”區。這里就像一個時光隧道,能把人們帶回到遙遠的遠古時代。安梓申像個小考古學家,拉著大家迫不及待地圍在玻璃柜前,眼睛緊緊盯著里面的恐龍骨架模型,仿佛能透過這些骨頭看到恐龍生龍活虎的樣子:“你們看這些骨頭,它們就像一本本古老的日記,告訴我們一個超級震撼的消息——很久很久以前,咱們山西這片土地上,曾經生活過超級巨大的恐龍!科學家們就像一群神奇的尋寶者,把埋在地下深處的骨頭一點點挖出來,然后像拼拼圖一樣,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拼成現在的樣子,我們才能知道恐龍到底長啥樣。你們瞧瞧這個恐龍的牙齒,尖尖的,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它肯定是個超級厲害的肉食性恐龍,一口就能咬住獵物!”、
能源天地:煤炭發電的“能量變身秀”
要說最熱鬧的地方,那非“能源天地”展廳莫屬啦!這里就像一個充滿能量的魔法舞臺,各種神奇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張躍莟像個小演說家,精神抖擻地站在煤炭發電模型前,一邊用手指著模型,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解:“咱們山西可是個寶藏之地,有好多好多的煤呢!這個模型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盒子,它會告訴我們煤是怎么變成電的。首先,把煤放進爐子里燒成熊熊大火,這火就像一個超級大暖爐,把水加熱變成蒸汽。這些蒸汽就像一群調皮的小娃娃,使勁地推著輪子轉起來,電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嗖’地一下就‘跑’出來啦!不過老師告訴我們,煤可是有限的資源,就像我們的糖果,吃完了就沒啦,所以大家一定要節約用電哦!”
備戰講解:萌娃們的“科學修煉秘籍”
為了能當好這次科技館的講解員,二年級三班的小朋友們可是下足了功夫。提前一周,他們就像一群勤奮的小蜜蜂,開始忙碌地準備起來。有的小朋友像個小尾巴一樣,纏著爸爸媽媽一起在科技館的官網里“尋寶”,不放過任何一個有趣的細節;有的小朋友拿著展品介紹卡,像個小問號一樣,把上面的字一個個問得清清楚楚,不弄明白絕不罷休;還有的小朋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畫了簡易流程圖,就像給知識繪制了一張地圖,幫助自己更好地記憶。雖然講解的時候,偶爾會有小朋友像小迷糊一樣忘詞,但大家都特別認真,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戰士,努力克服困難。當聽到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時,他們就像吃了甜甜的糖果一樣,笑得一臉驕傲,那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
“原來科學一點都不復雜,它就像一個藏在角落里的小精靈,就藏在這些好玩的東西里,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就能發現它的蹤跡!”小朋友們興奮地說。他們就像一群充滿能量的小太陽,對科學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和向往。他們還約定,以后還要再來科技館,當更厲害的“科學小喇叭”,把更多有趣的知識像播撒希望的種子一樣,講給大家聽,讓科學的種子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發芽!
(責編 張敏 通訊員 郭秀芳 助編 張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