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安的荔枝》正在熱映,上映6天,以24.9%的排片占比領跑暑期檔。
同名原著小說、電視劇版和這次大鵬自導自演的電影版,都大受歡迎,自然有其必然性。
李善德完成從嶺南到長安荔枝轉運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個堪稱創造奇跡的過程,本身就看點十足。擴寫后的電視劇稍顯拖沓,但大鵬導演的電影,用兩個小時完整呈現全過程,內容扎實、節奏很快,整部電影極具爽感。觀眾完全可以不用思考,沉浸在荔枝轉運的過程中,就會看得很過癮。
往深一層,《長安的荔枝》小說作者馬伯庸發揮了他借古喻今、描繪職場的特長。李善德就像一把尖刀,切開盛唐背后的腐朽,讀者和電影觀眾看到的是古代版牛馬遭殃,一個底層打工仔被傾軋的辛酸苦楚。其實在這本之后,馬伯庸又寫了一本《太白金星有點煩》,更加刻骨的將內容指向官場和職場,感興趣的也可以看看。
所以電影版《長安的荔枝》,看到的是小人物為了保命耗盡心力的過程,后面拼死質問楊國忠的那場戲是全片的高潮,諷刺性和戲劇張力拉滿,也給這部娛樂大片上了深度。
電影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表達呢?肯定有的,要靠觀眾去挖掘。
她參演了大鵬的《保你平安》,所以在首要嘉賓之列。看過后,和其他人稱贊電影好看不同,李雪琴的角度和思考很特別。她說:
我看到一半我發現李善德較這個真兒跟他自己遭了很多罪的時候,我就在想人是不是不學好這個數學就不遭這么大罪了?當我看到最后的時候,我就覺得人不能不學好數學。
她真的說到點子上了,通過她的想法再延展一下。
盛唐的九品小吏,其實和當下考編考公,考上了當個小科員是不是一樣的道理?收入雖然不多但貴在穩定,只要用心工作就不用擔心被開除丟了飯碗,這是收入不高的李善德購置田產的底氣。
當然了,一入官門深似海,被同僚欺負、被上級傾軋是常有的事兒,干這行就得忍著。但細想一下,不擅長鉆營的李善德,能在上林署謀到這個差事不就是因為他擅長“算學”嗎?
也就是說,從古至今,學習好都很重要啊!學習好才能考上好學校,上了好大學才有機會考編考公。
當然,如果不在上林署工作,李善德就不會攤上送荔枝的送命活,但能把任務完成,靠的也是他算學的功夫。
退一步說,上林署那么多同僚,大家都在庸庸碌碌上班,可能一輩子都只是干個小科員,掙那點吃不飽也餓不死的俸祿,但擅長算學的李善德找到了突破口,接著這項任務并完成了,說到底,機會還是留給學習好、有準備的人。
如果李善德的性格變一下,沒那么高的道德標準、不在意民生疾苦,但凡他是個和光同塵的人,完成荔枝轉運這項工作,就會平步青云,跟在右相身邊工作,命運就大不一樣了。
應該大部分人都沒想到,《長安的荔枝》還有勸學的功效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