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草坪區母嬰健康服務水平基礎薄弱、人才短缺,無法滿足居民對優質母嬰服務的需求,患者外轉不僅延誤救治還增加家庭負擔,母嬰安全面臨挑戰。守護“一老一小”中“一小”的健康,迫切需要提升區域救治能力。
一
鑄造產兒協同“新引擎”
醫院新擴建兒科,病床增至60張,拓展就醫空間。為產兒科購置胎兒中央監護系統、嬰兒輻射保暖箱、新生兒暖箱、冷光源、藍光治療等設備,設備使用率達到90%以上。
設置產房應急手術間提升急診急救處置能力,有效縮短緊急手術時間20分鐘。成立門診宮腔鏡室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醫流程,已服務患者569人次。
注重人才培養,引進省、市婦幼專業技術人才4人,外派骨干醫師16人赴北京、浙江、廣州、重慶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三甲醫院進修,外派骨干護士35人次進行專科培訓及學習。
引進新理念,開展輸血技術、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下氣管內給藥技術、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技術等10項新技術,增加收治病種,提升了新生兒低血糖的管理,早產兒的管理,新生兒護理管理的技術,加強了產科高危兒的管理,提高了危重新生兒的救治率,降低了危重新生兒不良事件的發生。
搭建了涵蓋新生兒及高危孕產婦救治全流程的信息平臺。實現了從孕期產檢、高危孕產婦評估與管理、新生兒出生后的監護及治療等各環節信息的無縫對接;引入智能診斷系統,優化孕產專科診治流程,開展遠程會診及教學,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信息化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保障。
二
構建上下聯動“破題法”
危重孕婦后管理轉向精細化。2023年收治橙色病人337人,紫色病人17人,分娩總數1424人,轉診率0.84%;2024年收治橙色病人439人,紫色病人24人,分娩總數1463人,轉診率1.00%。;共收治新生兒483人次,新生兒處置服務能力提升58%。
救治能力顯著提升。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中心整體入院人數提升30%,門診人次提升了16%。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開展新技術10項,開展省級科研項目1項,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中心學科建設開展病種清單 22 種。
與醫聯體聯動更加緊密。積極加入山西省白求恩醫院同濟山西醫院組建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圍產專科聯盟,參與山大一院產科建立高質量發展合作,與山西省及太原市婦幼均建立醫聯體,設置轉診綠色通道,上聯三甲醫院資源,下聯基層首診防線。承接省、市、區、鄉鎮婦幼健康工作,為尖草坪區廣大婦女兒童搭建起健康網絡。
三
錨定五大中心“基層位”
筑牢基層首診防線。醫院作為尖草坪區唯一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成為全市基層醫院產兒科協同發展標桿,助力完善全市“基層首診—分級轉診—上下聯動”的母嬰救治體系。
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引領了基層醫院的專科建設。通過“設備+技術+醫聯體”模式,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可復制的能力提升路徑,在推動區域內產兒科資源均衡化發展的同時,推動產兒科協同發展,建立多學科協作模式。
來源:太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