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中國在建國之后的一場英雄之戰。
不僅有效打擊了美軍,也讓國際上看到了中國的實力以及戰士們團結一心的樣貌。甚至讓美國不可一世的上將麥克阿瑟都不得不對中國豎起了大拇指。
后來,美國評選出朝鮮的八大名將,這其中有美國人也有中國人,而美國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也就排在了第四位,我國的實力干將彭德懷彭老總排在了麥克阿瑟面前,位列第二。那么剩下的還有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將領們吧
位列第一的是誰?
說起美國列出得第一位朝鮮名將,其實他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因為這位將領無論是從戰績還是能力來說,不僅無法超過彭老總,就連麥克阿瑟上將也無法超越。但是他卻得到了排名第一的位置,這個人就是李奇微。
當年李奇微只是一名普通的將領,后來在美軍第八集團的司令戰亡后,他成功接替了首領的位置,并且帶著軍隊與志愿軍做抵抗。但是不得不說,在李奇微的帶領下,美軍的戰斗能力和軍紀作風都得到了提高。因此,他對美軍第八集團的貢獻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是,即便中美那時處于對抗狀態,但是李奇微仍然沒有對我朝的志愿軍進行一絲的詆毀,反而是稱贊中國志愿軍的團結和強大的作戰能力。看來,即便是美軍,也被我軍的魅力折服了。
而第二名和第三名則是大名鼎鼎的中國老將。
中國的兩位將領位列第二第三
彭德懷在抗美援朝的戰役中憑借過人的軍事能力和素養,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完成了這次的戰役。但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次的勝利有多么難得。
在抗美援朝戰役中,中國的作戰條件極其艱苦,不僅要忍受嚴寒酷暑,還要在物資。軍備都不充足的情況下,與美軍開戰。當時的美軍的戰備力量是中國的幾倍,而且裝備也更先進。但是彭老總還是刷領率領戰士們答打贏了這場勝仗。
在七個月之內,彭老總打了五次勝仗,通過邊打邊談判的戰略,成功與敵人進行周旋,將美軍逼退回到“三八線”之外。這其中,彭老總運用到了“以退為進”的策略,讓敵人以為中國要撤退,想要乘勝追擊,所以最終陷入了我軍的包圍圈,成功擊潰敵人。
彭老總的作戰指揮能力,是連麥克阿瑟都佩服的地步,讓他當第二,屬實是委屈。
第三名中國將領鄧華也是彭老總的左膀右臂,他不僅有著過人的智慧,也對美軍的戰況和局勢有著準確地分析把握。
可以說,彭老總的智慧策略,有很多都是依靠鄧華同志完成的。是他通過對大局的分析,進而揣摩美軍的作戰情況。因此,為彭老總的指揮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所以,這兩個人互相配合,一文一武,最終協助整個志愿軍團隊完成了這次作戰。
而第四位,就是美軍中的主帥,麥克阿瑟將領。
麥克阿瑟位列第四
麥克阿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前往戰場,遠赴法國參戰,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上校,二戰的時候就已經晉升為遠東軍司令員。二戰結束后,他代表美國接受日本的首受降儀式,在美國很有威望。
抗美援朝時期,他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對朝鮮以及中國志愿軍進行抵抗。麥克阿瑟最光輝的時候,便是指揮聯合軍隊登陸仁川的時候,從此之后,朝鮮便一直占據有利的作戰優勢,讓我朝軍隊備受打擊。
而且,他指揮美國利用先進的無線電臺裝置,追蹤我朝將領宋時輪的位置,并且發動直升機對宋時輪的營地進行轟炸,也是我軍強有力的對手。但是由于他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時輕敵,陷入了我軍的包圍。
這一場疏忽讓他得到了懲罰,最后也因此被撤職,回國之后雖然仍有較高的地位,但那是其影響力已經遠遠不及從前。
那么除了這些人以外,剩下的四位又是誰呢?剩下的人又是誰呢
其實,排名第五、第六、第七名的將領都是我朝的指揮人員,分別是韓先楚、洪學智、宋時輪。這幾個人不僅是我朝志愿軍的得力干將,也是敵人嚴重的幾大“威脅”
韓先楚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率領部下38軍對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不僅有效打擊了美軍的士氣,還成功消滅了敵人整整兩個師的兵力,并且對殘余勢力嚴追猛打,讓敵人聽到他的名字便落荒而逃。
洪學智同志也是非常神勇,他主要負責后勤調度。眾所周知,后勤保障是一個軍隊的重要因素。沒有后勤,再神勇的部隊也無法正常作戰。而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一直對我軍的后勤物資運輸路線進行封鎖打擊。要不是洪學智同志的運籌帷幄,精準調度,后果不堪設想。
宋時輪同志則是大家廣為熟知的作戰將領了,他也是麥克阿瑟嚴眼中的一顆鐵釘子。因為作為一名擅長防守的將領,他還具備一個過人的能力,就是突襲,如此看來,我朝志愿軍中簡直是臥虎藏龍。這也是美軍一直想要除掉他的原因。
而在美國人眼中,排名最后的將領則是克拉克,他也是美國的著名上將。但是很明顯,這位上將的作戰能力與這七位都無法抗衡,而且他也實在是沒有什么優點。從二戰到抗美援朝,參與的大大小小的戰役結果除了輸還是輸。
甚至面對軍事素質過硬的中國軍隊也沒有拿出一個軍人該有的信念和勇氣。上甘嶺戰役之所以會有如此慘重的傷亡,就是因為他的錯誤指揮,導致無數的美軍因此喪命,中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殊不知,此時的美國已經沒有余力再開戰了。
縱觀這些人,還是中國將領們的風采,讓人心服口服。
結語
原來在朝鮮戰爭的背后,還有這么多有趣的故事,雖然,大部分的將領都是美國人,但是這并不影響對中國將領們的評判。畢竟,這場戰爭中國的作戰能力已經有目共睹,可以成為國際上持續多年的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