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許久,遲遲沒有下筆,不知道該如何寫,因為這條新聞中的每個字都太過于殘忍,而在這殘忍的背后,又是極盡荒唐的諷刺。
19歲的小郭來到上海打工,打車時和出租車司機約好價格是100元,下車時因為操作失誤,支付成了1010元。
后來小郭發現不對勁,于是通過留言讓司機把多出來的910元退回來,司機沒理他。
后來小郭報警了,但警方只提供了司機的車牌信息,其他的信息沒有提供。在偌大的城市,讓一個19歲的孩子通過車牌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于是,他選擇了輕生。他的尸體被發現在蘇州的穹窿山,找到遺體時,他的身邊還有一個敵敵畏的瓶子。
通過媒體的報道,也慢慢還原了他凄慘的處境和悲涼的身世。他家里有五口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準確來說到今年9月才滿19歲,父母五十多歲,父親因為身體患病無法工作,全家主要的收入來源靠母親打零工。
媒體在報道中說他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媒體其實說得比較含蓄,直白點說就是貧窮。
網上有很多人指責他,說他心理太脆弱了,就因為這點小事就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說他經不起打擊等等。
老實說,這些指責真的太殘忍了。通過他的家境,我們也能意識到,這910元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
910元,可能是別人一頓飯的錢,也可能是某些人給耳環保養一次的錢,卻是他全部的希望。他知道這些錢掙得有多不容易,他只是很有禮貌的想要回自己多付的錢,他并沒有任何過錯。
事情發生后,家屬起訴了司機,要求司機退還那910元,并道歉。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這一家人很淳樸,他們并沒有因為孩子的去世就向司機索要巨額賠償,更沒有因為孩子的去世而到處鬧,他們也只是想要一個道歉。
可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慘淡,你越是善良,越是好說話,越是通情達理,換來的越是傷害,越是傷痕累累。
他死了,死在自己曾信心滿滿勢必要闖出一片天地的土地上,死在第一眼就能看到旭日東升的山上。
他的死,不曾激起一點水花,像一滴水花滴落在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之上,不曾泛起一絲漣漪,無人需要對此負責,無人為此付出代價。
可是,在這樣一起事件中,卻有太多讓人意難平,或者說憤怒的地方。
在媒體的報道中出現過這樣一句話“除車牌號外,警方無法提供更多的信息”,看著這句話,我愣神許久,久久無法回過神來。
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境,是難以理解,是憤怒,是質疑,又或者是無力的諷刺。
恍惚間,我想起了一個多星期前的那條“正能量”新聞。
因為一個丟失的兒童手表,兩名環衛工在高溫下花了整整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
他們說:“做啥是值,做啥是不值...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最終,手表是盧女士的,功勞是領導和上級的,汗水和默默無聞是環衛工的。至此,當初的那句“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和小郭今時今日的遭遇碰撞在一起,多么諷刺,多么令人膽寒。
如果我沒猜錯,小郭應該比盧女士更需要找回丟失的東西;如果我沒猜錯,那塊手表對盧女士而言可有可無,而那910元多付的車費,卻可能是小郭的全部。
現在他更需要幫助,可是得到幫助了嗎?他更有需求,有人滿足他的需求了嗎?
到這里,想起另一條新聞,這條新聞和小郭輕生的新聞發生在同一天,而且都是在上海。時間一樣,地點一樣,可結局卻大不一樣。
都是在出租車上,極其相似地將錢包遺落在了車上,這位游客直觀感受到了什么叫無微不至,清楚地看到了什么叫悉心呵護:
不僅多方聯系,而且還在聯系上車主,確認錢包安全后,帶領失主前往領取。
到這里,該說些什么。
人間煙火皆是心酸,天上宮闕才見富貴歡。
有些人的阿諛奉承只不過是弄巧成拙的笑話,因為對于那些拼盡全力只為活下去的普通家庭來說,有些新聞并不是正能量,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