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芳一大家子跟來自湖南的親人團聚后合影。(荔浦市公安局供圖)
7月18日上午,荔浦市公安局蒲蘆派出所的戶籍窗口前,幾位風塵仆仆的外鄉人遞上一本泛黃的族譜,汗水浸透了衣背,目光里透著渴望和期盼?!熬焱?,我們想尋找失散了四十年的堂兄……”他們來自湖南省永州市,憑著記憶中的“荔浦”“觀音山”地名,以及族譜上記載的“朱某芳”的名字,踏上了這段前來荔浦尋親之路。
在荔浦公安的傾力相助下,他們找到了現年94歲的朱某芳老人。老人已與湖南老家親人失聯40年,時光雖然模糊了記憶,卻未曾磨滅深藏在血脈中的牽掛。這場跨越世紀的團圓,終于在夕陽下溫暖落幕。
留在泛黃族譜里的執念
“這是我堂哥1985年回湖南時拍的照片,你看這照片上的眉眼……”朱某富顫抖著從懷里掏出一張1985年拍攝的黑白照片。當時剛退休的朱某芳帶著祖輩的夙愿首次回到湖南認親,相隔兩地的親人第一次相見團聚。
朱某富此次要尋找的是1931年出生的堂兄朱某芳。20世紀10年代,朱某芳的祖輩因故南遷至荔浦,從此在異鄉扎根。1985年,朱某芳從教師崗位退休后,帶著祖輩的思念回到湖南認親。那是他在荔浦出生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上故土。
朱某富回憶道:“后來我們靠書信聯系,可當時老家沒人識字,每封信都要找人念……”說著,這位六旬漢子的眼眶紅了。由于湖南老家無人識字,每次寫信給朱某芳都需請人代筆。隨著代筆人相繼離世,兩地的聯系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消失在歲月的煙云中。直至近期,朱氏家族準備祭祖事宜時,朱某富一家看著族譜上“朱某芳—廣西荔浦”的記錄,90歲的老母親突然淚如雨下:“你堂哥要是還活著,該有94歲了……”全家人當即決定:試一試到荔浦尋親。
3小時篩查背后的接力
朱某富等人驅車到達荔浦境內,搜索“觀音山”后跟著導航來到了蒲蘆瑤族鄉觀音山一帶尋找,卻一無所獲,于是前往蒲蘆派出所求助。
得知這個尋親故事后,蒲蘆派出所民警根據線索立即展開戶籍查詢,卻發現轄區內沒有匹配的信息。經過多處打聽,他們發現新坪、花篢也有“觀音山”這個地名。民警們分頭行動,一組篩查全鎮90歲以上老人,一組聯系村委查詢退休教師檔案。時值正午,戶籍室里點擊鼠標敲擊鍵盤聲仍此起彼伏,民輔警們眼睛緊盯著屏幕逐條比對信息。
“找到了!新坪鎮興坪村有位94歲的退休教師!”經過3小時的緊張篩查后,一位民警突然高呼。當身份證照片彈出時,朱某富猛地拍桌而起:“就是他,跟我當年見到的一樣!”盡管歲月流轉數十載,堂哥的容貌在他心中卻未模糊。
山坳里的重逢
當天16時許,在蒲蘆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朱某富和家人來到了新坪派出所。新坪派出所接到蒲蘆派出所的信息反饋后,也迅速進行了核查,發現新坪鎮興坪村是朱某芳老人當年任教時落戶的地址,現在老人并沒有居住在這里。隨后,民警來到轄區社區、村委多處打聽,輾轉得知朱某芳老人在新坪鎮鳳崗村觀音山屯居住生活,并聯系上其親屬。這則消息讓所有人精神一振。
尋親隊伍跟隨駐村輔警來到觀音山屯。接到信息的朱某芳老人已在家門口翹首期盼?!鞍⒏?!”“老弟!”兩位老人親熱地相互招呼。夕陽西下,完成使命的民輔警們悄悄退出院坪,將重逢的時刻留給這對血脈相連的兄弟。他們身后傳來陣陣歡笑聲,夾雜著濃重的湖南鄉音。
94歲的朱某芳腰板挺直,精神矍鑠,當兩雙布滿皺紋的手緊緊相握時,這場跨越世紀的尋親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來源|桂林日報(記者陳靜 通訊員王迎春 廖覃麗)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