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熙帝皇五子胤祺,是寵妃宜妃所生。由于自幼在后宮長大,心地善良,對待每一位皇兄弟,更加沒有卷入到奪嫡之爭中。因此,早年的胤祺就被冊封為和碩恒親王,深受康熙帝重視。
雍正帝繼承皇位后,對未參與奪嫡的五弟胤祺禮遇有加,令其深受皇恩。那么,恒親王胤祺的后代中,也出了不少名臣。
奕禮,是恒親王胤祺的一位玄孫,恩詔六品官出身,后逆襲成為了八旗中的副都統,深受嘉慶帝重用。今天來了解他和他的祖上世系。
一:輔國公奕禮的家庭成員。
奕禮是乾隆五十七年出生,活到了道光二十九年,壽齡58歲。
1.妻妾三位:
嫡妻富察氏,是八旗一等子爵富察保倫的女兒; 繼妻鈕呼魯氏,是嘉慶朝尚書福慶的女兒。福慶在嘉慶朝先后擔任貴州巡撫、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 妾室段氏,是漢人段四格的女兒,沒有什么背景。
2.載字輩兒子3人、溥字輩孫子3人、毓字輩曾孫6人。有爵有官的有6人:
長子載茯,先封二等輔國將軍,后襲輔國公,累官至正藍旗總族長; 三子載茂,恩封一等奉國將軍; 長孫溥泉,襲爵不入八分輔國公; 孫子溥鏡,襲爵奉恩將軍; 長曾孫毓森,襲爵不入八分輔國公; 曾孫毓彬,清末任七品筆帖式。
二:輔國公奕禮的逆襲人生。
乾隆五十七年,奕禮出生在散秩大臣綿懷的府中。生母戴佳氏為嫡妻,奕禮的外公曾在朝廷擔任過監運使的職務。
嘉慶元年,剛繼位的皇十五子永琰,推恩宗室,奕禮被恩詔為六品官,意味著以后可以被選拔為官員;
嘉慶十七年,21歲正式入仕,被分配到刑部中,授予刑部額外主事上行走,意思就是實習。
嘉慶二十年,24歲賞給散秩大臣,品級為從二品。雖為閑職,但品級提升,有重用的跡象;
嘉慶二十二年,正式任用奕禮,授予他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入八旗供職,這一年他才26歲。
嘉慶二十三年,27歲奉旨掌管火器營事務;
直到道光十八年,族叔輔國公綿崧去世后,奕禮承襲了奉恩輔國公的爵位;
道光十九年,48歲奉旨掌管圓明園八旗事務;
道光二十五年,54歲被派往西陵,擔任守陵總管。
道光二十九年,58歲的奕禮走完一生。
三:輔國公奕禮的祖上世系。
1.高祖父恒親王胤祺(1680-1732):康熙帝皇五子,早年封多羅貝勒,后晉爵為和碩親王。雍正十年離世,年54歲。
2.曾祖父恒親王弘晊(1700-1775):胤祺次子,23歲賞散秩大臣品級,26歲封輔國公,28歲封鎮國公,33歲襲爵恒親王。乾隆朝,奉旨掌管鑲紅旗漢軍都統事務、鑲黃旗覺羅學事務、正藍旗漢軍都統事務等,活到了76歲高齡。
3.祖父恒郡王永皓(1757-1788):弘晊十子,是58歲所生的幼子。19歲降襲多羅恒郡王,30歲奉旨擔任鑲白旗覺羅學總管,32歲去世。
4.父親副都統綿懷(1770-1814):永皓承嗣子,21歲過繼為嗣,同年賞給散秩大臣品級,40歲擔任鑲黃旗漢軍副都統,45歲離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