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元帥在十大元帥中排名第四,比賀龍元帥還高一位。
我們要知道南昌起義的時候,雖然劉帥和賀龍元帥都是軍長職務,但劉帥暫編第15軍的人馬早已經沒有了,南昌起義的主要人馬就是賀龍元帥的第20軍。可以說,賀龍元帥是南昌起義的重要人物,有建軍之功,如果沒有賀龍的人馬,南昌起義根本搞不起來;沒有南昌起義,就沒有現在的人民解放軍。
但縱然如此,劉伯承元帥還是可以排在元帥第四的位置,這個位置其實在紅軍改編時期,就已經奠定了。因為劉帥有一個關鍵貢獻,保持了我軍一支絕對主力的血脈傳承。
大家都知道,紅軍時期,我軍有三大主力部隊,分別是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人數最少,只有2萬來人,而第一和第四方面軍實力很強,尤其第四方面軍,在巔峰時期甚至達到10萬人。
可惜的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張國燾生了異心。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原本是紅軍的頭號主力,張國燾開始對中央是服從的,紅四方面軍對兩軍會合期盼甚高。
但中央紅軍在離開中央蘇區八個多月后,歷經千辛萬苦,從出發時86000人,到了懋功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僅剩2萬多人。部隊所有的炮都丟光了,機槍所剩無幾,又幾乎都是空筒子。每支步槍平均只有五顆子彈,少的只有兩三顆,連朱德都承認,這么少的子彈,基本無法戰斗,只能用于保槍。除了缺槍少彈,中央紅軍的衣著也不整齊,看上去五顏六色、破破爛爛。
反觀紅四方面軍有八萬多人,是當時三大主力紅軍中兵員最多的。他們離開根據地才一個多月,打的仗不多,因此軍容較盛。每名戰士都有百顆以上的子彈,機關槍和迫擊炮齊全。師以上干部,每人都有十幾個背簍,里面裝著臘肉、香腸之類的食物。紅四方面軍的軍政委李先念請紅三軍團團以上干部吃了頓飯,席間有十幾個牛肉做的菜,其豐盛程度令赴宴的楊尚昆為之咋舌,事實上,他已經有將近一年沒有吃過這樣的飯了。
于是,張國燾有些看不上中央紅軍,認為自己擁有8萬多人馬,不愿意再聽中央指揮,此后紅四方面軍歷經了北上和南下的分歧,甚至差點出現紅軍打紅軍的局面。
張國燾南下碰壁,敗得只剩下4萬多人;后面會寧會師以后,紅四方面軍又組織了西征軍,幾乎又全軍覆沒。
直到紅軍改編前夕,紅四方面軍經過種種折騰,軍心不穩,其他兩個方面軍完全沒有這種情況。此刻,非常需要一位既有軍事才能又有威望的人來重整紅四方面軍。因為這是一個政治問題,紅四方面軍的將士們雖然能征善戰,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張國燾的管轄之下,對于黨的政治主張接觸不多,有必要統一紅四方面軍將士的思想,讓全體官兵一心向黨。
全軍能夠擔負這個任務的人,非常少。
毛主席作為領袖,不可能來接這個任務;
徐帥雖然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但受西路軍事件影響,不太適宜繼續掌握紅四方面軍;
至于當時軍中威望甚高的彭總、林總基本和紅四方面軍沒有任何接觸了。
當時全軍只有兩個人適合接掌紅四方面軍:
一個是朱老總,另外一個是劉帥,這兩位元帥和紅四方面軍有一定淵源,在草地分兵后,和左路軍一起,紅四方面軍的將士都非常擁戴他們兩人。但朱老總已經是全軍最高軍職,先后擔任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指揮,不適宜直接指揮部隊。
于是,凝聚紅四方面軍人心的任務就交給了劉帥,再加上劉帥曾經組織了援西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官兵有血脈聯系,毫無疑問,劉帥是最佳人選。
就這樣,劉帥接下了紅四方面軍,以紅四方面軍部隊為基礎,組建了129師以及其后的二野,可以說從1937年到1950年,劉帥帶了紅四方面軍的部隊,一共13年。
在軍史上,有過紅四方面軍經歷的將領最后成為開國將帥的,有800人之多,很多人都將這個功勞歸屬于徐帥。但其實,真正讓紅四方面軍將士在抗日以及解放戰爭持續發光發熱的,是劉帥!紅四方面軍系統的將領能夠成長起來,離不開劉帥的指導!
劉帥對紅四方面軍有再造之功,這一個貢獻足以奠定其元帥第四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