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時總覺得“鼻子被堵住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可能是鼻子里的“鼻甲”在“鬧脾氣”。鼻甲是鼻腔里的“海綿狀組織”,看似不起眼,卻能調節空氣溫度、濕度,守護呼吸道健康。今天就來揭開鼻甲的神秘面紗,教你看懂鼻塞背后的原因。
一、鼻甲:鼻腔里的“隱形衛士”
打開鼻孔往里看,能看到兩側黏膜覆蓋的“長條狀隆起”,這就是鼻甲。人體鼻腔里有三對鼻甲(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其中下鼻甲最大、最容易出問題,它的主要作用有:
· 調節空氣:吸入的冷空氣經過鼻甲時,會被黏膜里豐富的血管“加熱”,干燥的空氣會被黏膜分泌的黏液“加濕”,讓進入肺部的空氣變得溫暖濕潤(就像給空氣“做預處理”);
· 過濾防御:鼻甲表面的纖毛會像“小刷子”一樣,把灰塵、細菌掃向咽部(最后被咽下去或咳出來),減少呼吸道感染;
· 控制氣流:鼻甲通過輕微收縮和腫脹,調節鼻腔通氣量(比如側睡時,下方的鼻甲會稍腫,讓兩側鼻腔輪流休息)。
二、鼻甲“生病”的信號:鼻塞、流涕最常見
鼻甲一旦出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鼻塞,但不同情況癥狀不同:
· 急性腫脹:感冒、過敏時,鼻甲黏膜突然充血腫脹,鼻子瞬間堵得厲害,還會流清水涕、打噴嚏(比如花粉過敏時,下鼻甲會腫成“小肉球”);
· 慢性肥厚:長期鼻塞、鼻炎反復,鼻甲會變得肥厚(摸起來硬硬的),導致鼻子長期不通氣,需要張嘴呼吸(尤其晚上睡覺,可能打呼);
· 干燥結痂:鼻炎太嚴重或空氣太干燥,鼻甲黏膜會干燥、結痂,擤鼻涕時可能帶血,還會覺得鼻內火辣辣的;
· 伴隨癥狀:鼻塞嚴重時會頭痛(鼻腔不通氣導致鼻竇壓力大)、嗅覺下降(氣味進不去鼻腔深處),兒童長期鼻塞還可能影響睡眠和生長發育。
三、哪些習慣在“傷害”鼻甲?
鼻甲的健康和生活習慣、環境密切相關:
· 鼻炎不及時治:急性鼻炎(感冒)拖成慢性鼻炎,過敏體質的人不控制花粉、塵螨過敏,會讓鼻甲反復腫脹,最終變肥厚;
· 亂用藥:鼻塞就用“滴鼻凈”(含減充血劑),短期用能收縮鼻甲,但長期用會導致“藥物性鼻炎”,讓鼻甲更腫、鼻塞更嚴重;
· 環境刺激:長期吸二手煙、霧霾、油煙,或頻繁接觸香水、化學氣體,會刺激鼻甲黏膜,引發炎癥;
· 挖鼻、擤鼻太用力:用手挖鼻會劃傷鼻甲黏膜,導致出血、感染;用力擤鼻涕(捏住兩側鼻孔猛擤)會增加鼻腔壓力,加重鼻甲腫脹。
四、保護鼻甲:從緩解鼻塞到日常護理
· 鼻塞別硬扛,也別亂用藥:
· 急性鼻塞(感冒、過敏):用生理鹽水洗鼻(每天2次),減輕黏膜腫脹;過敏時吃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快速緩解癥狀;
· 慢性鼻塞:別長期用滴鼻凈,找醫生判斷是否是鼻甲肥厚,必要時用激素鼻噴劑(如布地奈德),或通過低溫等離子消融術縮小鼻甲(微創、安全)。
· 日常護鼻習慣:
· 用生理鹽水洗鼻(尤其鼻炎患者),保持鼻腔濕潤,沖走過敏原和分泌物;
· 霧霾天、花粉季戴口罩,減少鼻甲受刺激;
· 擤鼻涕時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別太用力;
· 室內用加濕器(濕度50%左右),避免空氣太干燥刺激鼻甲黏膜
濟南耳鼻喉醫院提醒:鼻甲是鼻腔的“調節器”,它的狀態直接影響呼吸是否順暢。如果長期鼻塞、流涕,別只當“小感冒”,及時去耳鼻喉科檢查,看看是不是鼻甲在“求救”。轉發給總說“鼻子不通氣”的朋友,一起守護這個藏在鼻腔里的“健康衛士”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