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短視頻時代,成為“網紅”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容易。
有時,只需要一句玩笑,一段反差感強烈的視頻,就能迅速打破算法的天花板,闖進千萬人的首頁。
去年,有這樣一位叫劉元杰的小伙,僅憑一句“你這背景太假了”而火遍全網。
但他的走紅看似偶然,實則背后有著精準的情緒調動與營銷設計。
在無數人為他的勵志故事點贊、為他助農形象鼓掌的時候,變故卻發生了。
有一位合伙人站了出來,稱他是“真背景,假人設”,將劉元杰再一次送上了熱搜。
劉元杰合伙人
從爆火到翻車,不過一紙協議的距離
劉元杰最早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在2023年夏天的抖音直播中。
他的直播間沒有炫酷布景、沒有特效濾鏡,只有他和一桶蜂蜜。
但是,這個看起來異常“土味”的直播卻迅速吸引了千萬目光。
不是因為產品,而是因為背景。
真正的新疆草原,湖泊山川,天藍云白,好看到讓人以為是綠幕。
劉元杰
“你這背景太假了!”一個網友隨口調侃,劉元杰憨憨一笑,反手就把水桶扔進身后的河里。
“假嗎?”一句樸實又接地氣的回應,立刻變成了熱梗。
網友開始制作各種P圖,把他放進火山口、賽博城市、甚至外太空,儼然成了“在線打假第一人”。
流量隨之而來,一周內漲粉超360萬,月銷售額也沖破百萬。
甚至連央視都曾專題采訪他,并授予他“助農青年榜樣”之名。
央視報道畫面
他成為尉犁縣蜂業協會會長、縣政協委員,成了當地直播電商的旗幟人物,從一個失敗的創業青年,一躍成為新疆助農帶貨的標桿。
這條走紅的路徑看似完美無瑕,甚至勵志得令人動容。
然而,風頭正勁時,他卻突然在媒體采訪中提到,自己的合伙人已經“攜款跑路”了。
劉元杰說合伙人捐款跑路
當時,大多數人選擇了相信他,畢竟這張“老實人”的臉已經獲得了太多信任。
但這句話,卻成了整個故事的轉折點。
一個月后,一個叫蔣政業的中年人悄然出現,注冊了賬號“真背景 假人設”。
他在視頻中爆料稱,自己并不是“跑路的合伙人”,而是“被逐出局的投資人”。
蔣政業視頻賬號
從2020年開始,他與劉元杰相識,并愿意投資其二次創業,自己出資出人,帶劉元杰進疆,踩點、選品、注冊賬號。
起初他們賣香梨,但由于運輸問題失敗收場,損失慘重。
不死心的蔣政業再次注資,兩人轉向了蜂蜜賽道。
并在此階段引入了劉元杰的女友與技術員,組成了四人合作模式。
蔣政業視頻畫面
這個模式是三人各占30%股權,技術員10%,聽上去挺平等的,可實際執行起來卻出了岔子。
合作初期一切順利,賬號開始有了流量。
但幾天后,劉元杰悄然將賬號的手機綁定修改,限制蔣政業查看后臺數據的權限。
蔣政業察覺異樣,詢問無果,隨后真正的“背刺”就來了。
劉元杰、女友與技術員三人聯合簽署“重大事項決議書”,用70%表決權通過了幾項“致命條款”。
合伙人重大事項決議書
這些條款包括,公司98%的利潤視作“勞動報酬”,僅剩2%為股東分紅,財務完全交由劉元杰女友掌控,蔣政業不再擁有任何決定權。
而最令人咋舌的,是他們聘請劉元杰的弟弟(身份證顯示比劉還大)為副總,月薪高達8萬元。
這等于是用合伙人的錢發給親戚年薪96萬,還不給股東話語權。
面對這樣的局面,蔣政業無比憤怒,準備起訴,同時將這些協議與聊天記錄公布在網上。
等到這則消息一公開,整個網上的輿論就徹底炸了。
蔣政業視頻畫面
流量的反噬,從神壇到深淵只需一晚
當劉元杰爆料合伙人跑路時,因為先入為主的關系,網友們本能對他展開支持。
但隨著蔣政業接連甩出實錘,原本的同情開始反轉。
聊天記錄、轉賬截圖、合伙協議、投資清單……一份份“干貨”讓網友開始質疑:這位看起來質樸的小伙,難道真的在“演老實”?
在蔣政業的賬號下,每一條視頻都能獲得幾萬點贊,無數網友留言支持。
有人說“被騙的不是他一個”,還有人說“老實人的臉太容易讓人放下戒心”。
網友評論
甚至有大神重新剪輯劉元杰過往的采訪視頻,逐句對比,想要找出其人設漏洞。
原本已經停更的“疆域阿力木”賬號評論區徹底淪陷,1萬多條留言中罵聲一片,幾乎沒有一條是正面評價。
網友評論
不論真相如何,劉元杰此時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他曾經以助農模范的姿態,出現在主流媒體頭條,成為新疆直播帶貨的門面人物。
可如今,一個個標簽被摘下,一頂頂榮譽變成反諷,“助農先鋒”三個字,如今被寫成諷刺的熱帖標題。
劉元杰視頻畫面
曾幾何時,我們無比渴望找到那個能帶著家鄉味、帶著泥土氣的“真誠網紅”。
他不用演,不吼麥,只靠一份實在的產品和一張踏實的臉,就能俘獲流量的芳心。
劉元杰滿足了這些期待,他似乎是屏幕里走出來的鄰家老表,是那個在風雪中替我們檢驗產品的勤勞青年。
但現在回頭看,這種投射的善意,也許正是他最鋒利的武器。
劉元杰視頻畫面
他用“我很苦”的話術換來信任,用“我很真”的形象打動輿論,用“我助農”的帽子獲取權力,用一紙紙協議,把這一切都包裝成可控的商品。
而這場“翻車”不過是他從角色回歸人的代價而已。
至于蔣政業,他或許是那個始終站在臺后的真創業者,缺乏表達、不會博同情,卻是“設臺子的人”。
但在這個講究“出圈效應”的時代里,沉默者往往容易成為犧牲品。
蔣政業視頻畫面
尤其是當協議簽字落地、責任清晰,沒人再愿意替他感同身受。
人設,終究是門生意。
劉元杰或許只是做得更“真”,才讓更多人信了。
但到底是真是假,可能做得多了,連當事人都分不清了。
蔣政業視頻畫面
結語
這個時代最容易打動人心的東西,也是最容易被操縱的籌碼。
無論誰對誰錯、誰設誰套,最值得反思的,或許不是事件的真假,而是我們自己對“真誠”的定義。
無論這回風波真假如何,但人性這東西,從來經不起考驗。
網絡的風再大,也吹不散一個已經編好的劇本,輿論的錘再響,也無法立刻砸出真正的公正。愿你我在一次次“翻車”后,依舊能擦亮眼睛,不為表象所動,始終堅守本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