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 阿潤
這是一個由真實聊天轉化而來的新欄目。我的對話伙伴是老謝,智璞文華創始人,有超過二十年的商業策劃與咨詢經驗。
在這個欄目里,我們想和你聊聊商業社會中那些看似宏大、實則深刻影響個體生存狀態的話題;我們關注具體的人、真實的困惑,嘗試提供接地氣的思考角度。
這一期的選題由來是我最近一段時間和年輕朋友聊天,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好像穿越回到剛畢業的時候),說迷茫吧,好像不是很準確,說焦慮吧,也有點武斷……可能更類似一種“談未來太奢侈”的無奈。
如果現實不夠美好,我們能做點什么呢?我把這個問題,拋給老謝,想問問他,如果退回到二十多歲,有哪些重要的事情,是他覺得最值得做的。
阿潤:
最近這幾年,很多朋友都會覺得特別難,賺錢,找工作,找新的機會,如果只看眼下實在太糟心,是不是稍微往后想想,每天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創造一種生活的秩序感,持續去積累。
所以,今天想聊聊“人生的長期主義”?謝老師應該有超過二十年的工作經驗了,我很好奇你的感受和觀察。
老謝:
我是2001年畢業,轉眼24 年了。回過頭一看,如果沒有非常清晰且堅定的人生規劃,其實時間就這么流走了,我們身邊也好,包括我自己也好,都有太多的遺憾。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選,我回憶十多年前剛畢業那會兒,選項看似很多:考研、考公、進大廠、創業……但問題是其實你對自己的了解不夠,熱愛什么,抗拒什么,還不太清晰。
每個方向都需要不同的積累,選錯一步可能繞很大的彎路,“清晰堅定的人生規劃”其實是很奢侈的東西。
老謝:
這種迷茫我特別理解,當年我也有類似的感受。最近看到一個視角挺啟發我——未來社會主要是這三種類型的人:第一種是科技工作者,第二種是商業工作者,第三種是社會工作者。
無論哪一種,都要融入商業社會,我們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都要被商業來評價和評估。哪怕你在事業單位或公務員系統,要是不創造價值、混日子,肯定也會越來越難。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既然都要融入商業社會,那有沒有一套超越職業分類的長期主義?一些共性的事情值得我們去積累。
老謝:
我覺得有,人生的長期主義,有四件事值得持續積累——投資自己的健康、關注社會關系、規劃自己的財務狀況、找到自己的興趣并發展成能力。
阿潤:
年輕的時候,總熬夜、點外賣,覺得“年輕就是本錢”,不會把每天鍛煉放在很高的優先級上。最近幾年開始去健身房,但很多壞習慣改起來非常難,比如久坐的問題……
老謝:
投資自己的健康,這是身體層面的長期主義,作為自己身體的責任人與管理者,這件事非常重要。我們見過太多人,明明有很好的能力,卻因為健康問題中途倒下,留下人生的遺憾。
這種身體上的長期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紀律性。人在年輕時就該考慮:如何讓自己的身體能健康有效地運轉更久?
我也是近才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前幾年生病后,重新調理身體,也確實通過長期運動,收獲了精神面貌的改善。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普通工作者,管理好身體、擁有好的精神力量、精力、體力,以及運動帶來的良性心理狀態,都至關重要。
這種投資的價值會隨著年齡增長越發明顯,這就是時間的復利——當別人50歲可能出現問題的時候,你如果還能保持40歲的身體狀態,優勢就太明顯了。而且這件事,不管過去身體條件如何,每個人都能做到。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你提到的第二件事是社會關系,具體怎么說?我們公司幾乎全員i人,大家都不太喜歡社交。
老謝:
關注你的社會關系,簡單說就是親情、友情和愛情。
其實并不是要變成熱衷社交的人,但一定要尊重、重視并主動維系那些值得維系的人——和你的生活質量、生命情感息息相關,甚至和事業發展相關的人。建立并維護這樣的關系,是需要一輩子去做的事。
一個人有魅力、人緣好,或是創業者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這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特質,而且和性格類型無關,它是可以主動培養、用心編織的“人際網絡”。
社會學上說“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能增強你在社會中的韌性,就像老話講的“朋友多了路好走”。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是的,十年前,我來公司是因為一個不太熟的姐姐介紹我認識了魏老師,我又推薦朋友來撰稿,沒想到弱關系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不過,機會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世界,有了好的人際關系,人會感受到愛和溫暖,對幸福感有很大提升。
老謝:
情感世界確實無比重要,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生態。
人并非活在真空里,情感世界糟糕的話,心理狀態也會受影響,而親密關系的建設,會直接影響生命狀態。
這種維系需要人有強烈的自覺意識,具備傾聽能力、開放的心態和同理心,多替別人考慮。
這些背后其實藏著一個人對自我與世界、與他人關系的認知,也是三觀的一種體現,說到底,就是你選擇以什么樣的方式和世界相處。
阿潤:
第三件事,關注自身財務狀況——“搞錢”是這幾年非常熱的話題,但作為i人,我們經常陷入雙重困境,明明知道金錢的重要性,卻羞于談錢,也知道要理財,但打開賬戶就覺得都是坑。
老謝:
這是教育的缺陷,學校不會教,家庭也不提,至少我們的父母從來沒想過這些,因為我們原來身處政治社會,而非商業社會。
關注自身財務狀況,越早考慮越好,長期投資自己的財務。我現在就跟我女兒說,能不能在高中畢業前攢下一筆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也會創造各種機會,讓她“賺錢”。
我覺得在商業里“修煉”是最好的狀態。因為在交易關系中,你不能太自我,必須考慮自己做的事對別人有沒有價值,天然需要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還要有解決問題和競爭的心態。
當一個人作為商業主體、交易主體、價值主體嵌入商業中,把自己當成商品打磨時,心智才能不斷健全。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關注自身財務狀況,具體做點什么呢?比如我這種月光的,是不是就沒資格談 “規劃” 了?
老謝:
其實越沒錢越要規劃,否則永遠困在收入-消費的“死循環”里了,可以從最小可行動單元開始。
比如規劃每月工資的10%開始,投資新技能,或者用一部分按常識做投資,這本身也是一種長期主義——看準一個企業、領域或行業就長期持有。
哪怕是重大醫療保險,等40歲、50歲再買,價格會高得嚇人,還可能這也不保、那也不保,我有過這樣的血淚教訓。
阿潤:
我之前看到一個比喻:錢就像加油站里加到的油,你可以加很多油,讓自己走得更遠,但去加油站本身絕不是人生的目的。
這些“油”只是幫助你抵達想去的地方——無論是海邊還是山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老謝:
這就涉及到第四個長期主義,找到自己的興趣——這種興趣未來有可能成為抵御風險的新職業、新能力,要把興趣當成一種能力來培養。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一開始就把興趣和工作直接匹配很難,但沒關系,可以先工作、養活自己,但別忘了去找到興趣。
我和我女兒說,你有沒有可能成為“最懂歷史的廚師”、“最會烹飪的歷史學家”,或者“最會打羽毛球的歷史老師”?當你有兩三個能力交叉,就可能成為天下獨一份的存在。
就像她的羽毛球私教收費很高,卻依然搶手,因為這些需要個性化情感交互、面對面服務的工作,機器難以替代。
這類行業里做得好的人不多,只要你有興趣、肯鉆研,成為專業人士,再結合兩三個超級技能,在社會上生存并不難,而且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起來會很愉快。
*圖源網絡侵刪
阿潤:
這四點,健康、關系、財務、熱愛,都是帶來“人生復利”的日常實踐。
我最近在做一些興趣方面的嘗試,只是暫時還看不到成果,可能需要一個過程,慢慢演化出新的方向。
我很喜歡喬丹·彼得森的一句話——你不能選擇志趣,是志趣在選擇你。它會從黑暗中顯現出來,成為你信奉并為之而活的理由,推動你前進到下一個志趣出現之時,人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尋覓、發展和成長。這個旅程雖然危險,但也是人生的寶貴冒險。
老謝:
是,很多時候興趣不能被強行制造,而是在我們投入生活的過程中自然浮現的,是我們的一種重要性感受,持續探索、保持開放,那些重要的事物會在某個瞬間“抓住”我們。
撰文:阿潤 | 編輯:拂曉| 視覺編輯:張蘇蕊
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