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成功舉辦《那些年·我們的鐵路記憶》展覽后,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北京朝陽站地區管理辦公室再次以“積極探索京哈高鐵沿線各省市文化特色”為切口,深入拓展“文化+交通”的融合模式,隆重推出“遼寧美”地域文化展,作為“博物館進站區”系列活動的又一力作,為旅客帶來又一場穿越地域和時空的文化盛宴。
此次活動由朝陽站區辦以文化服務平臺為牽引力,聯手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學藝術研究和創作機構PNSO、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市第二中學朝陽學校等單位,通過展示遼寧地區豐富的自然歷史與文化底蘊,讓旅客在旅途中近距離感受遼寧的獨特魅力。
展覽以“觸摸億年化石·解碼遼寧奇觀”為主題,依托科學藝術家趙闖與科學童話作家楊楊聯合創作的新書《遼寧美·1.2億年前的生命奇觀》為核心內容,通過精美的圖文、精彩的講座,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遼寧地區1.2億年前的古生物世界及其后的自然歷史變遷為,市民旅客開啟了一場跨超時空、震憾心靈的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之旅。
活動現場,新書作者趙闖以“復活熱河生物群”為題,為旅客及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科普講座。他們以鮮活的筆觸和科學的視角,生動還原了億萬年前遼寧大地上的生命奇觀,激發了現場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古生物、地理、歷史等學科的濃厚興趣。互動環節中,觀眾們踴躍提問,既有對書中古生物故事的深入探討,也有對遼寧地域文化的深度探尋,作者均一一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為提升旅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活動主辦方還精心準備了豐富的文創紀念品和互動獎勵。參與互動的市民旅客不僅有機會獲得領取到遼寧特色文創產品,還能得到遼寧省朝陽市的景區優惠券,讓文化之旅更加難忘。
據悉,此次活動后,主辦方將組織中小學生從北京市朝陽區啟程,抵達遼寧省朝陽市,開展“觸摸億年化石·解碼遼寧奇觀”雙朝陽文旅研學活動,通過穿越億年之地史,觸摸化石之靈魂,與遠古生命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無聲對話,探尋億萬年前“遼寧美”的科考之旅,感受課本里“白堊紀”的壯闊場景,實現“雙朝陽”同頻共振,共同繪就一幅自然、人文、科學藝術交織的中國之美、北京之美、遼寧之美的新畫卷。
(陳文勝 蔡原野|編輯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吳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