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整整三年,我每次從婆家回來都會發現少了點什么。第一年是我媽給我的金手鐲,第二年是結婚時買的鉆戒,第三年連我最愛的珍珠項鏈都不見了。每次問起來,婆婆總是一臉無辜:"哎呀,可能是你自己弄丟的吧,家里這么多人進進出出的。"
老公更是站在他媽那邊:"你別多想,媽媽怎么可能拿你的東西?"
可我心里跟明鏡似的,這些首飾我平時都鎖在首飾盒里,只有回婆家才會戴出來。巧合?三年連續巧合?我又不是三歲小孩。
今年過年前,我做了個決定。既然他們覺得我冤枉好人,那我就來個將計就計。我專門去淘寶買了條看起來很像真金的項鏈,還有配套的假鉆石耳環,總共花了不到一百塊錢。但看起來,嘖嘖,那叫一個真。
到了婆家,我故意當著所有人的面夸這套首飾:"這是老公新給我買的,18K金鑲鉆的,花了兩萬多呢!"老公雖然一臉懵,但還是配合地點點頭。
我注意到小姑子的眼睛直直地盯著我脖子上的項鏈,那種眼神我太熟悉了。貪婪,還帶著一絲算計。
果然,大年初三那天早上,我洗漱完發現項鏈不見了。這次我沒有大驚小怪,而是裝作什么都沒發生的樣子。老公問我怎么不戴項鏈了,我說:"哎呀,昨晚洗澡忘記戴了,等會兒就戴上。"
然后我悄悄觀察著家里每個人。婆婆還是那副慈祥的樣子,公公在看電視,大伯子兩口子在逗孩子玩。只有小姑子,平時愛炫耀的她今天格外安靜,還時不時偷瞄我的脖子。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無意中"提到:"哎呀,我那條新項鏈怎么找不到了?不會是忘在哪里了吧?"
小姑子立馬接話:"嫂子你這么馬虎,這么貴的首飾都能弄丟。"說話的時候,她的手不自覺地摸了摸自己的衣服口袋。
我心里冷笑,嘴上卻說:"是啊,我這人就是丟三落四的。算了,回頭再買一條吧。"
晚上,我故意大聲打電話給我媽:"媽,我那條項鏈可能真的丟了,你說我該不該報警啊?那可是兩萬多塊錢呢,而且有發票有證書,如果有人拿去當鋪賣的話,肯定能查到的。"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就發現那條假項鏈整整齊齊地放在我的床頭柜上。小姑子見我戴上了項鏈,臉色有點不自然,支支吾吾地說:"嫂子,你的項鏈找到了???"
"是啊,"我笑得特別燦爛,"昨晚不知道怎么就出現在床頭柜上了,真奇怪??赡苁俏依虾苛?,自己放的都忘記了。"
從那天起,我在婆家再也沒丟過任何東西。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我沒有用這種方式揭穿真相,可能現在還在為莫名其妙丟東西而苦惱。
現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時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比苦口婆心的解釋更有效果。當然,我也很慶幸買的是假貨,否則這個教訓成本就太高了。
不過話說回來,家人之間搞成這樣,其實挺悲哀的。但至少現在,大家表面上還能維持和諧,我的首飾也安全了。有時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家都有臺階下,也許這就是成年人的智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