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上膽固醇又超標了……”
“我血脂高是不是以后只能吃水煮菜了?”
如果你正在被高膽固醇困擾,或許對這些問題并不陌生。高膽固醇往往被稱為“沉默的血管殺手”,因為一般情況下高膽固醇并無明顯癥狀。
但它會悄悄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梗、腦梗的風險。不過只要做好生活管理,就能有效控制風險。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高膽固醇患者到底該注意些什么?
膽固醇“高”在哪里?
很多人看到“膽固醇偏高”就慌了神,但其實膽固醇分“好”“壞”兩種:
?高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好膽固醇”,能把血管里的多余膽固醇運走,保護血管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
體檢報告中,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壞膽固醇”升高,或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異常。如果數值超標,先別緊張,從飲食、運動等方面調整,大多數人都能逐步改善。
飲食要避開這3個誤區!
“控制膽固醇,是不是不能吃蛋黃、海鮮了?”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但是飲食管理是有講究的,盲目忌口反而可能營養不良。
1、完全拒絕膽固醇食物
膽固醇分為“食物來源”和“身體合成”,其中身體自主合成的占70%,食物攝入僅占30%。
因此,不必完全杜絕蛋黃和動物內臟等,關鍵是控制總量。蛋黃一天吃一個,內臟每月吃個1-2次,每次不超過50g是非常安全的。
2、認為吃素就萬事大吉
很多人覺得“吃素=降膽固醇”,但長期只吃精米白面、油炸素食,反而會導致脂肪堆積,還可能因缺乏蛋白質、B族維生素影響啥身體代謝。建議每餐換著搭配豆類、堅果、深海魚。
3、忽略了“隱形脂肪”
餅干、蛋糕、沙拉醬等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會升高“壞膽固醇”,比動物脂肪更傷血管。購買食品時,注意看配料表,避開“氫化植物油”“植脂末”“人造奶油”等成分。
建美膳食療養師建議:
? 多吃全谷物,如燕麥、糙米;新鮮蔬菜,每天500g以上;低糖水果如蘋果、藍莓。
? 用橄欖油、茶籽油代替動物油,每天烹調用油不超過25g。
? 肉類首選去皮禽肉、瘦肉,每周吃2-3次深海魚。
運動也要選對方式!
很多人知道運動能降膽固醇,但盲目高強度運動可能損傷關節,也難以堅持。高膽固醇患者適合“溫和且規律”的運動:
?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每次控制在30分鐘左右即可。
?抗阻訓練:舉啞鈴、彈力帶練習等,每周2次,能增強肌肉量,幫助代謝多余脂肪。
健康指導師提醒大家注意:
? 運動前先做5分鐘熱身,比如拉伸、慢走,避免突然的劇烈運動。
? 若本身有高血壓、關節問題,要先咨詢專業人士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這3件“小事”容易忽略!
除了飲食和運動,一些日常習慣對膽固醇的影響也很大,卻常常被忽視:
1、過度吸煙喝酒
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讓“壞膽固醇”更容易沉積。過量飲酒則會導致肝臟代謝紊亂,升高甘油三酯。建議徹底戒煙并控制酒精攝入,男性每天酒精攝入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2、別讓壓力“喂胖”血管
長期壓力大、熬夜,會導致體內激素紊亂,促進膽固醇合成。建議每天留10分鐘做“放松練習”,比如深呼吸、聽音樂、冥想,或睡前泡腳,幫助調節代謝。
3、控制體重 尤其關注腰圍
腰圍維度男性≥90cm,女性≥85cm的人更容易出現代謝異常的問題。即使體重正常,大肚腩也可能伴隨膽固醇升高。
高膽固醇的管理是一場“持久戰”,但只要養成日常好習慣,就能讓血管更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