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國家通訊社消息,近期,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值得注意的是,馬科斯此次出行,著裝相較以往格外正式,選擇了筆挺的深色西裝,而未像往常一些外事訪問般身著菲律賓傳統服飾。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此次訪美,有著極為緊迫且關鍵的任務。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美方擬于8月1日對菲律賓出口產品征收20%的“對等關稅”,較4月宣布的17%進一步提高。菲律賓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種類極為豐富,涵蓋了紡織品、電子元件、熱帶農產品等多個領域。一旦這一高額關稅正式實施,菲律賓本就較為脆弱的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在全球經濟下行、資本回流乏力、物價高漲的當下,菲律賓國內經濟面臨著財政吃緊、增長疲軟的困境。
一直以來,美國對菲律賓的重視,更多是源于菲律賓的地緣價值。菲律賓扼守南海咽喉,在地緣戰略上,是美國所謂“印太戰略”南部戰線的重要支點。近年來,美軍不斷擴張在菲律賓的駐軍規模,增加對菲律賓軍事設施的使用權限。不久前,美國甚至公然宣布將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系統。從這些舉動不難看出,美國看重的是菲律賓所處的“位置”,而非菲律賓這個國家本身。
在軍事合作不斷推進的同時,美國在經濟領域卻并未給予菲律賓相應的回報。如今,美國即將對菲律賓出口產品加征高額關稅,這無疑讓菲律賓在美菲關系中愈發處于被動地位。表面上,美菲在軍事上聯系緊密,但實際上,菲律賓更像是被美國利用的對象,在經濟與軍事的天平上,菲律賓承受著巨大的失衡壓力。
馬科斯(資料圖)
特朗普傳出可能訪華的消息,讓馬科斯感到焦慮不安。過去幾年,菲律賓緊跟美國步伐,在南海頻繁挑釁中國,在美軍的一系列行動中積極配合。可一旦中美關系緩和,菲律賓極有可能從美國的“棋子”淪為“棄子”,成為美國“對華示好”的犧牲品。馬科斯擔心,在新的中美關系調整中,菲律賓會被美國拋棄,此前為討好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種種挑釁行為,反而會讓自身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所以,馬科斯試圖趕在特朗普訪華之前,與美國達成關于關稅問題的協議,為菲律賓爭取一些利益,尋求一份保障。
回顧中菲關系,馬科斯上臺初期,曾向中國釋放過善意,彼時雙方關系有著良好發展的態勢。但后期,菲律賓態度迅速轉變,頻繁靠攏美國,在南海多次挑釁中國,導致中菲關系迅速跌入冰點。最近,中國在外交和軍事層面都釋放出明確信號。外交上,對于美菲之間的不當舉動,中方明確指出,美國和菲律賓之間開展任何合作都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更不應挑動對抗,加劇地區緊張。軍事上,中國海警在南海的常態化巡航力度持續加強。這些都表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著堅定的立場和底線,南海絕非菲律賓可以隨意用來換取美國利益的籌碼。
馬科斯(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馬科斯。會晤后,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美菲已完成貿易協議談判。根據協議,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并對美國產品實行零關稅,而美國將對菲律賓商品征收19%的關稅。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菲律賓在關稅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果,關稅從20%降至19%。但實際上,菲律賓付出了開放市場并對美國產品零關稅的代價。對于菲律賓的諸多產業而言,美國產品的大量涌入,無疑會對本土產業造成巨大沖擊。在美菲關系中,菲律賓始終處于弱勢地位,此次貿易協議的達成,菲律賓看似有所收獲,實則在經濟領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馬科斯此次訪美,從前期的種種細節,到最終達成的貿易協議,都凸顯出菲律賓在外交上的困境。菲律賓若想擺脫當前的不利局面,不應一味地依附美國,而應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中國一直秉持著睦鄰友好的態度,愿意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菲律賓若能回歸理性,摒棄錯誤的外交策略,與中國恢復友好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交流,才是實現自身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正確道路。否則,菲律賓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處境只會愈發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