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 房碑帖珍本叢刊之二
《許真人井銘》特別簽名版
徐鉉/撰 仲威 /導讀
出品/止觀書局
出版 /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4.4
書號/ 978-7-308-23873-1
裝幀/ 木版經折裝 (原樣復刻)
開本/ 大8開(393mm*227mm) 一函二冊
第一冊/經折裝 第二冊/附冊
印數/50部(可售40部)
定價/6688元
售價/ 9988元(溢價銷售)
中國書 房碑帖珍本叢刊之二
《許真人井銘》典藏簽名版
徐鉉/撰 仲威 /導讀
出品/止觀書局
出版 /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4.4
書號/ 978-7-308-23873-1
裝幀/ 木版冊頁裝
開本/ 大8開(393mm*227mm) 一函二冊
第一冊/經折裝 第二冊/附冊
印數/400部
定價/6688元
售價/5350元
上海圖書館為中國收藏碑帖最為豐富的公藏機構,館藏碑帖拓片有25萬件之巨,能夠稱為善本者,約有3000余件。上海圖書館碑帖收藏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圖書館界位列第一,在博物館界,只有故宮要比上圖厲害。《許真人井銘》即是館藏重要碑帖之一。
徐鉉小像
《許真人井銘》南唐時期刻立于句容茅山紫陽觀,由徐鉉撰文并篆書。東晉許長史(謐)曾在茅山建宅修真,后得道仙去,宅所歲久堙沒,唯留丹井存焉,人稱“許真人井”。六百年后,南唐徐鉉過訪茅山,瞻仰遺跡,感佩萬分,題刻井銘一篇。原石宋代以后毀佚,而今唯有宋拓孤本傳世。(此井原在句容茅山玉晨觀內。玉晨觀,在句容縣東南四十五里,句曲洞北門之側。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陶弘景奏請立為朱陽館。唐代曾先后改為華陽宮、紫陽觀。北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奉勅改今額。)
徐鉉《私誠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徐鉉《私誠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徐鉉《私誠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徐鉉(917—992),宋揚州廣陵人,字鼎臣。徐延休子。早年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又與弟徐鍇并稱“二徐”。五代時,仕吳為校書郎,仕南唐歷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等。入宋,為太子率更令。后歷官給事中、左、右散騎常侍。淳化二年(992),貶靜難軍行軍司馬,卒于邠州。精文字學,尤擅篆籀,精純竒絕,氣質高古。嘗受詔與句中正等校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是研習文字學和小篆的必讀書。相傳秦李斯碑版久佚,后世多以徐鉉摹本刊刻入石。由此可見,南唐徐鉉是我國文字學和篆書藝術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許真人井銘》是徐鉉篆書中難得一見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工詩文,著有《騎省集》等。
徐鉉《篆書千字文殘卷》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宋摹本)
徐鉉“大徐本” 《說文解字》汲古閣藏板
此井銘文收入徐鉉《騎省集》中,銘文全文如下:長史含道,棲神九天。人非邑改,丹井存焉。射茲谷鮒,冽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潤芷田。我來自西,尋真紫陽。若愛邵樹,如升魯堂。敬刊翠琰,永識銀牀。噫嗟后學,挹此馀光。此銘文所言乃許長史修真得道之事。許長史,名謐,一名穆,字思玄,東晉人。少以博學知名,儒雅清素,博學有才章,仕為郡主簿,后官至散騎常侍。許長史博訪耆宿,尋真修道,在茅山創立了道教上清派。元和元年(366),許長史在雷平山營造宅所,曾手植左紐檜。后在宅南鑿了一口井,即所謂的“許真人井”。后宅所歲久堙沒,復留井于觀中。
眾多名家題簽、題跋、觀款
此冊《許真人井銘》外包藍布套,楠木面板,刻有趙之謙楷書:“ 茅山許真人井銘 徐鼎臣纂書 宋拓孤本,家晉齋先生舊藏,既歸張尗未解元,鮑少筠得之張氏,近復歸同年沈鄭齋。同治乙丑六月二十三日趙之謙記。”填石青色。另附有吳湖帆楷書二行:“粵六十四年戊辰七月歸吳氏四歐堂珍藏 。”填石綠色。
拓本中除篆書74字外,又有正書兩行12字:“道副孫文德 焚修道士成廷昭”。
冊首有趙之謙、張廷濟署端。
冊尾有錢坫、張廷濟、吳湖帆等跋。另有陳廣寧、錢泳、陳豫鍾、馮敏昌、潘學敏、何元錫、倪稻孫、徐楙、陳承修、褚德彝、吳梅、葉恭綽、蔣祖詒等觀款。
遞藏有序 傳世孤本
此冊原為高士奇舊藏,冊尾鈐有“高士奇印”“忠孝之家”印章。清乾隆年間,此冊歸藏趙魏晉齋。趙魏(1746—1825),浙江仁和人,字洛生,號晉齋,嘉慶二十五年(1820)貢生,深于碑版之學,隸、真書俱精,著有《古今法帖彚目》、《竹崦盦碑目》。
嘉慶廿三年(1818)中秋張廷濟以千金購得此拓本,直呼:“此希見之本,可寶可寶。”張廷濟(1768—1848),浙江嘉興人,字叔未,嘉慶三年(1798)鄉試第一,因會試屢躓,遂絕意仕途,建“清儀閣”,以圖書金石自娛,工書法,有《桂馨堂集》、《清儀閣題跋》。張廷濟喜藏金石拓本,此冊前有其題簽,后有銘文錄文及題跋,其愛古、藏古、鑒古之心可窺一斑。可惜張氏清儀閣毀于咸豐庚申之劫,所藏彝器碑版蕩焉無存,古物散出后為其甥徐籀莊(同柏)弟子鮑少筠所得。此冊《許真人井銘》也一并流入鮑家。
至同治四年(1865)六月沈樹鏞由鮑少筠處得。沈樹鏞(1832—1873),江蘇南匯(今屬上海市)人,字均初,一字韻初,號鄭齋,咸豐九年(1859)舉人,官內閣中書,著有《漢石經室金石跋尾》、《書畫心賞日錄》、《養花館書畫目》、《續環宇訪碑錄》(與趙之謙合纂)。沈氏精鑒別,收藏金石書畫甚富。期后曾一度為潘祖蔭滂喜齋收藏。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歸藏吳湖帆四歐堂。吳湖帆是民國時期的大收藏家,家藏有《化度寺塔銘》、《虞恭公碑》、《皇甫誕碑》、《九成宮醴泉銘》四種碑帖,因同為歐陽詢書法,均為宋拓,實屬難得,遂合裝同貯一匣,名曰“四歐秘笈”,故顏齋號為“四歐堂”。吳氏家富收藏,其母川沙沈氏,名和,字靜研,乃沈樹鏞之女。吳湖帆乃吳大澂嗣孫,沈樹鏞外孫,其妻潘樹春(靜淑),父潘祖年,伯父潘祖蔭,故而此《許真人井銘》古刻終傳至吳湖帆潘靜淑夫婦,為四歐堂貯藏,可謂得所歸矣。
此冊珍拓遞藏有序,墨氣黝古,世間僅此一本,實屬傳世孤本,其價值不可估量,無怪乎吳湖帆在得此拓本后難掩不住心中的喜悅,題曰:“天下第一北宋拓北宋裝,四歐堂墨寶之一”,并跋曰:“吾家所貯漢唐宋諸碑帖以此真北宋初拓為最古,所見唐拓諸本亦不可信,無此古也。”
此冊之珍貴,其不啻為宋拓孤本,還在于其裝幀形式仍保留著宋代的原裝式樣。吳湖帆是碑帖收藏與碑帖裝潢的解人,他用綾絹新裝了背托,將宋裝冊頁的四角和中縫用金色絲線掛靠在背托之上,既未動宋裝,又面目一新,讓善本“厚重”并“豪華”起來。
止觀復刻本書影
《許真人井銘》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但在筆者心目中,這件碑帖可不簡單,若果要將國內外現有的碑帖一級文物,再細分個高下,這本《許真人》照樣可以榮登“一級甲等”毫無懸念,我將她評為“六好善本”:文本好,海內孤本,其文獻珍貴性無可比擬。書法好,徐鉉篆書中難得一見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拓本好,宋拓紙墨古黝,光彩動目。裝幀好,宋本原裝掛線裝裱,獨一無二。收藏好,題跋好,名家收藏名家題跋,歷經趙魏、張廷濟、鮑昌熙、沈樹鏞、潘祖蔭、吳湖帆等人遞藏,已屬碑帖收藏界的頂流。若硬要在雞蛋里挑骨頭的話,那就是此碑不是唐碑經典名品,但依然還是善本碑帖的國寶重器。
宋拓孤本歷時五年
不惜工本原貌呈現
止觀書局創立之初就明確了可讀、可賞、可藏的出版理念和原貌、原色、原大的印刷宗旨,十年來止觀同仁一直堅守并踐行著這個準則。每本書的出版都與自己較勁,死磕每個細節。我們所奉行的態度就是尊重古人,不負讀者,盡最大的努力把一本書做成她該有的樣子!
在這樣的背景下,止觀書局提出了為古籍續命、為文脈留根,打造「下真跡一等的傳世珍本」的苛刻理念,使其出版的每一部宋版古籍、宋代碑帖成為傳承后世的續宋本。
在計劃出版這套書時,就下定決心,要按照原貌進行復制,一、用宣紙印刷;二、傳統裝裱;三、按照吳湖帆用絹做背托并掛線的方式呈現;四、用極具收藏價值的金絲楠面板;五、面板題字手工鐫刻;六、填色所用原料均為礦物所提煉顏料;七、改原書藍色布包為藍色布面函套;
01選紙、打樣、比對、校色
“為古籍續命”,止觀人的理解不僅僅是出版,而是這本書的壽命。所以我們選用的紙張是壽命可以達到三五百年的古籍修復級別的宣紙。并與兩家宣紙印刷技術非常高的企業和一家專業的微噴機構一起實驗,打樣,只一個環節就用了兩年多時間。最終選定了蕭山古籍作為書籍印刷合作單位,在此感謝常州金壇古籍和北京攬古堂為此項目的付出。
金壇古籍四色印刷、上圖比對
攬古堂微噴用紙與呈現
蕭山古籍四色疊印,上圖比對
蕭山古籍校色
02宣紙古法四色加專金套印古籍界的天花板
此本《許真人井銘》印刷有別于其他古籍的單色和四色彩印, 采用的是傳統的四色套印技術,也叫做四色疊印 ,分別由紅、藍、黑、黃四個顏色疊印而成,吳湖帆用泥金題跋的內容則由專金套印而成,印刷難度非常高,前期調圖、制版與四色的色值要求都非常苛刻,任何一個專色數值大了或是小了,整套版就廢了,要重新制版再上機印刷,這也就是為什么多次上機實測的原因。四色套印的優點是墨色清透明亮,層次豐富,沉穩,氣息好,古意盎然,堪稱古籍印制領域的天花板。
用宣紙印制碑帖已經是極大的挑戰了,又在四色套印基礎之上再印專金更是難上加難,這也就是一本12開的碑帖歷時五年成書的重要因素。宣紙四色套印又印專金,可謂史無前例。宣紙印制,360度觀看不反光,手感好,有溫度。
印刷版
紅版
疊藍色
疊黑色
疊黃色,呈現效果
金版套印成書效果
監印
止觀書局在印前不惜工本,多次上機打樣并到上圖比對原件,印刷的過程中更是追求極致,每一版嚴格把關,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質量的細節,做到真正的下真跡一等。
03傳統裝裱
2024年11月印刷完成,接下來到了傳統裝裱環,聯系了很多裝裱店,因為工藝太過復雜無人敢接這個活,最終由浙江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汪帆老師介紹她的師弟,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裝裱專業老師江杰先生的團隊完成裝裱的重擔,歷時七個月。
托綾絹步驟
托書心步驟
制作書心
壓書心
裁切
04金絲楠面板、手工鐫刻、填色
05止觀復刻本與真跡對比圖
左側為止觀復刻本,右側為上圖館藏真跡
06成書
止觀復刻本書影
《許真人井銘》版別說明
為滿足不同領域之需 ,《許真人井銘》推出 中式經折裝特別版和 中式冊頁裝典藏版兩個版本。中式特別版 按照上海圖書館提供的楠木面板手工刻字,填色、內頁用絹背托,四角與中縫掛線經折裝面貌原樣呈現;中式 典藏本 在悉遵原貌的前提下對楠木面題字的工藝進行了調整,改刻字為貼簽,經折裝改成冊頁裝;
一、特別版(藏書票簽名編號本)
《許真人井銘》是北宋拓北宋裝傳世孤本,仍保存著宋代的裝裱式樣。為追求原貌并滿足骨灰級藏家的需求,依原樣進行復制,四川金絲楠木面板(大漆工藝)+面板題簽手工鐫刻(填色)+宣紙印刷+綾絹背托+四角與中縫掛金色絲線。
限量發售50部,可售40部。
特別提示:
因南北氣候差異,木制品都會存在輕微變形的現象,實屬正常。如面板存在明顯抽漲和嚴重變形,請聯系止觀書局進行調換,因長期翻閱書籍,四角與中縫金色絲線和綾絹長期磨損,會存在斷開現象,止觀書局提供免費修復工作。
如需要題上款,下單時請備注姓名,女士/先生或齋號,如下單時沒有備注一律不題寫上款,編號隨機。
因為藏書票中的編號去掉了『4』,編號自動順延;
1.贈送一張由海派著名篆刻家周柬谷先生為《許真人井銘》制『上海圖書館藏珍稀文獻出版存鑒』朱文印原鈐印花一紙;
2.贈送《許真人井銘》單頁兩幀,可書房補壁。
二、典藏版(藏書票簽名編號本)
典藏本在悉遵原貌的前提下對楠木面題字的工藝進行了調整,改刻字為貼簽,經折裝改成冊頁裝;
典藏版印制400 部,全網可售348部;
特別提示:
因南北氣候差異,木制品都會存在輕微變形的現象,實屬正常。如面板存在明顯抽漲和嚴重變形,請聯系出版社或止觀書局進行調換,因長期翻閱書籍,四角與中縫金色絲線和綾絹長期磨損,會存在斷開現象,止觀書局提供免費修復工作。
此藏書票簽名編號本不題上款,只題作者窮款,編號隨機;
1.贈送一張由海派著名篆刻家周建國先生為《許真人井銘》制『上海圖書館藏珍稀文獻出版存鑒』朱文印原鈐印花一紙;
2.贈送《許真人井銘》單頁兩幀,可書房補壁。
1
特別版
2
典藏版
藏書票
上海圖書館藏珍稀文獻出版存鑒
原鈐印花
著名篆刻家周建國先生制
包裝細節
為了防止磕碰,止觀書局出版的書均采取瓦楞盒加珍珠棉加外包裝箱的包裝方式,最大限度保護書籍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典藏版
特別版
《許真人井銘》實拍內頁書影
局部細節圖
附冊書影
止觀書局出品
中國書房碑帖珍本叢刊之二
《許真人井銘》
[五代] 徐鉉 撰
仲威 導讀
上海圖書館藏北宋拓北宋裝存世孤本
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
出版
浙江大學出版社
[藏書票編號簽名典藏版]
出版400部
限量發售354部
定價6688元 惠友價5350元
[藏書票編號簽名特別版]
出版50部
限量發售40部
定價6688元
銷售價9988元(溢價銷售)
題上款簽名本下單之日起一周左右發貨
兩個版本均贈送
1
著名篆刻家周建國先生制
上海圖書館藏珍惜文獻出版存鑒
原鈐印花一紙
2
《許真人井銘》單頁兩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