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那種狀況又冒出來啦!
就說7月22號大半夜的,基輔獨立廣場那可是被憤怒的人群給“占領”了,整個廣場都鬧騰騰的。
有個叫奧列克桑德·特倫的退伍軍人,雙腿都截肢了,坐著輪椅在那兒大聲喊著:“這法案簡直就是在侮辱前線那些犧牲的人啊!太過分了!”
他說的就是澤連斯基總統當天簽的那個第12414號法案。這法案可真是夠“絕”的,不僅把國家反腐敗局的獨立性給剝奪了,還讓總檢察長能不經過審判,就直接撤銷對那些高官的指控。這不是亂套了嘛!
這法案剛一生效,好家伙,72小時不到,全國就有一萬多人參加抗議活動,這規模可創下俄烏沖突以來反政府示威的新高了。
再說說這法律出臺的過程,那簡直就像一場政治上的閃電戰。7月21號,烏克蘭安全部門突然跑去反腐機構辦公室,打著“通俄”的旗號,把文件啥的都給扣了。第二天呢,最高拉達那些議員,多數人連文件全文都沒好好看一遍,就匆匆忙忙把這法案給通過了。等總統簽字生效的時候,獨立廣場上早就聚滿了拿著“可恥!”標語牌的民眾。
緊接著,利沃夫、敖德薩這些城市也都爆發了游行。就連基輔市長克利奇科都穿上防彈衣,跑到抗議隊伍里去了。
其實啊,這場風波早有一些跡象了。之前那個前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轉去當駐英大使才不過半年。美國有個資深記者叫西摩·赫什,前陣子爆料說,特朗普打算讓扎盧日內當“過渡總統”,還要求澤連斯基“自覺流亡”。
本來烏克蘭總統任期去年5月就該結束了,可因為戒嚴令,選舉一直無限期往后拖。特朗普對這事兒早就不滿了,還公開說澤連斯基是“沒經過選舉的獨裁者”。
今年2月兩國元首在白宮還起了爭執,從那以后啊,華盛頓對基輔的耐心那是蹭蹭往下降。
你說巧不巧,法案通過第二天,國防系統就開始“大換血”。原來的總理什梅加爾跑去當防長了,原來的防長烏梅羅夫又去當駐美大使了,那個經濟學家出身的斯維里堅科莫名其妙就當上總理了。前線的士兵都冷嘲熱諷地說:“讓個賣菜的去管軍火庫,還不如讓廚師去開坦克呢!”
就在這一陣“權力的旋轉木馬”轉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澤連斯基突然又向普京提出和談的邀約,這政治劇本改得也太急了,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的。
扎盧日內上位這事兒,乍一看挺意外,仔細琢磨琢磨又覺得是必然。最近的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都超過澤連斯基了。這個前最高指揮官主張“防御優先”的戰略,聽說還和俄軍高層有秘密接觸的渠道。更重要的是,他愿意配合特朗普的“速和”策略。
再看看現在這個總統澤連斯基,一直堅持要收復全部領土,這可觸碰到美國那邊的紅線了。五角大樓最新評估說,烏克蘭正規軍每天彈藥消耗量只有俄軍的十分之一。有個前指揮官也直白地說:“我們現在全靠西方可憐我們才能撐著。”
現在這局勢,簡直就是“顏色革命”那一套經典玩法啊。先是這個腐敗法案把老百姓的怒火給點著了,然后建制派調整又遭人質疑,外部勢力還選好了代理人。
只不過這次白宮想要的不是那種街頭鬧革命的,而是能在談判桌上談利益交割的務實派。
你看,俄軍在第聶伯羅方向都開始集結兵力了,特朗普心里肯定在打著小算盤呢。他估計想著,與其這么拖著,讓俄方占更多便宜,還不如趕緊止損,說不定還能換來國內的選票。
要是澤連斯基還繼續這么倔下去,美國和烏克蘭關系那最后一層窗戶紙啊,恐怕真的要被捅破了。
這歷史啊,總是不停地重演。十四年前,亞努科維奇因為“拒簽歐盟協議”倒臺了,他當時肯定想不到,今天澤連斯基會因為“拒簽停戰協議”面臨差不多的命運。
這政治棋局可殘酷了,那些在臺上的人啊,總以為自己是下棋的,可實際上呢,在華盛頓的大棋盤上,哪有什么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罷了。你看特朗普這么著急給烏克蘭危機踩下快進鍵,基輔政權更迭感覺都進入倒計時了。
現在就看澤連斯基能不能有點眼力見兒,體體面面地退場,別到時候像亞努科維奇那樣,最后落得個倉皇出逃的下場,那可就太狼狽了。這政治場上的事兒啊,真是變幻莫測,誰也說不準明天又會冒出什么新花樣。就好比我以前認識個小老板,本以為抓住了個大商機,一門心思往里撲,結果后來才發現,自己不過是被人當槍使了,最后賠得血本無歸。這澤連斯基說不定也正處在這種境地,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啊!誰知道以后還會整出啥幺蛾子,反正咱們就等著瞧熱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