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杭州和唐山,樓市景象截然不同。杭州蕭山區的萬科濱江悅府,288 套房子一開盤就被搶光,有買房人凌晨 3 點就去排隊;而 200 公里外的唐山,一些業主舉著 “首付跌光” 的牌子在售樓處維權。他們 2021 年買的房子,當時單價 1.15 萬 /㎡,現在成交價只剩 0.82 萬 /㎡,3 年跌了 28.7%。
同樣是 2025 年夏天,一邊是搶房的熱鬧,一邊是維權的冷清。這兩種極端情況,讓人不禁疑惑:專家們都說 “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可現實怎么差這么多?
2025 年 7 月 10 日,央行又一次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幅度 0.25 個百分點,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降息了,力度比大家預想的要大。政策出來后,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北京、上海等 15 個熱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比之前漲了 12%,二手房想看房的人也多了 42%。
但另一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卻沒那么樂觀:2025 年二季度,全國商品房賣出去的錢還是比去年同期少 1.8%,還有 38 個城市的新房庫存,按現在的銷售速度,得賣 3 年多才能賣完。
這種不一樣的情況,在成都看得更清楚。7 月 15 日,成都推出了新政策,買 144㎡以下的房子不用交契稅,首套房貸利率還能再降一點。政策出來后第一周,主城區里 120-144㎡的房子賣得特別好,成交占比從 38% 漲到了 51%??蛇h郊的新津區就不行了,有個樓盤搞 “買房子送車位” 的活動,還是沒人買,7 月只賣了 12 套,比去年同期少了 67%。
中國社科院的倪鵬飛研究員說:“現在的政策就像給人輸血,一線城市和核心地方血管通,血能供上去;可有些三四線城市血管堵了,再多血也供不上去?!?不過民生銀行的溫彬不這么看,他覺得:“政策效果得等段時間才能看出來,2015 年去庫存的時候,也是過了 6 個月市場才好起來,現在說政策沒用太早了?!?/p>
唐山維權的業主里,有位 2021 年買房的人算過一筆賬:當時買了套 100㎡的房子,總價 115 萬,首付 34.5 萬,貸款 80.5 萬?,F在房子只值 82 萬,還完剩下的 78 萬貸款,自己手里就剩 4 萬了?!? 年時間,首付差不多跌沒了 90%。”
這樣的情況不止唐山有,惠州大亞灣 2021 到 2024 年,房價也跌了 26.06%。當地中介說,至少 20% 的房子,業主快供不起貸款了。
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有份內部報告說,現在重點城市的房價跌幅差不多快到合理范圍了,2015 年以來漲的那些,泡沫已經擠掉 70% 左右。這話一出,網上爭議很大,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問:“跌 30% 還合理?那老百姓的錢不是白扔了?”
更有爭議的是 “房價不能大跌” 這種說法。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占銀行所有貸款的 24.6%。要是房價再跌 20%,銀行收不回的貸款可能會超過 5%,容易引發大風險。
可中國人民大學的劉守英教授不認同,他說:“拿金融風險說事兒不讓房價跌,其實是不想讓市場自己調整。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例子,雖然硬著陸疼,但能避免更大的麻煩。”
杭州濱江悅府買了房的李女士,算是運氣不錯的。3.2 萬 /㎡的價格,比周邊便宜 5%,還能先交一部分首付。但她自己說:“簽字的時候手都抖,就怕買了就跌?!?/p>
這種擔心在想買房的人里很常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 年,城鎮居民家里的資產,56.5% 都是房子,房子不光是用來住的,也是家里的重要財產。
貝殼研究院調查發現,72% 想買房的人覺得 “房價還會跌”,可 68% 的人又怕 “政策刺激后房價漲起來”。這種矛盾的想法,讓很多人 “先交定金又退了”,2025 年 7 月,這樣的情況占了 18%,是 5 年來最多的。
萬科濱江悅府賣得好和唐山業主維權,其實就是現在樓市不一樣的一個縮影。一線城市核心地方的房子還能保值,三四線城市只能靠降價賣,政策想讓市場穩定,可又出現了新的不平衡。2025 年的房價情況,真不是一句 “漲” 或者 “跌” 能說清楚的。
要是你打算買房,現在這種房價情況,你會現在就買,還是再等等?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聊聊。
#民生聚光燈#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