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象·中國當代詩歌巡展(第19期)
本期登場詩人:熊焱、高野、安然
夜里聽聞一則喜訊
文/熊焱
我起身到窗邊,夜空正捧著月亮的銀勺
向世界傾倒著寂靜。山坡下的大海波光粼粼
它們與人世隔著一個夢的距離
多美的夜晚,我卻悵然若失
仿佛這一切只是猝不及防的奇遇
而我的心早已習慣了痛苦
有時候,喜悅更讓我感到悲切
(熊焱,生于1980年,貴州甕安人,現居成都。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陳子昂詩歌獎、四川文學獎、艾青詩歌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文學獎項。著有詩集《我的心是下墜的塵埃》《愛無盡》《閃電的回音》《時間終于讓我明白》,長篇小說《白水謠》《血路》等。)
姐姐
文/高野
姐姐把羊趕到南河。
有時
在南山。
青春是一坡青草和幾朵白云。
羊在啃食
十六歲的臉。
河水清澈。
幽涼。
卷起好看的浪花。
姐姐坐在石頭上
唱歌。
書包掛在羊角她的淚水
流在我心里。
我在教室背蘭亭序讀羅密歐
與朱麗葉。
而整座南山都是空的。
除了淚水和歌聲。
(高野,原名高玖尚,生于1982年,河南桐柏人,現居洛陽。洛陽市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著有詩集兩部。作品見《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散文詩》《詩林》《綠風》等刊物。)
雨中
文/安然
天氣晴朗
父親在庭院里和泥
小心地爬
從鄰家借來的木梯
用幾片舊瓦
修葺屋頂
下大雨的日子
我們在屋子里
依舊忙乎著用鍋碗瓢盆
接啪嗒啪嗒的雨
我聽見過父親在深夜偷偷地哭泣
那些聲音,也被雨記住
令我確信
每一次大雨不止
都有一個偷偷哭泣的父親
(安然,山東濟寧人。曾在公眾號“口紅文學”“一見之地”,紙刊《浙江詩人》等處發表作品。)
主持人語: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為了抒情。這種抒情是不由自主的,是刻在寫作這件事本身的基因里的。我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就我們感官所及的一切物體,都在或多或少地散發著紅外線。而文學也和這些物體一樣,于我們精神的宇宙里,片刻不息地抒情。”
沒錯,就像我們這個世界里的所有物質都在散發紅外線一樣,我們這個世界里的所有文學也都在抒情。
那我們到底有多少種感情呢?熊焱在聽到喜訊的時候感到悲切;高野在教室里聽到了失學的姐姐在南山放羊時歌聲中的淚;安然在每一次大雨不止中都能聽到偷偷哭泣的父親。
這時候就讓我們忘了寫作中的那些漂亮的詞語吧:什么先鋒性、重要性,什么大道和小路,這些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還是讓我們就回到情感,回到抒情,回到保守,回到細節,回到某一天的某一時某一刻某一個瞬間,以及某一個失魂落魄的人吧。
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寫一首好詩,我們已經失去了詩。
別再說好詩了,也別再說高級的詩了(好像就我經常說),詩的自由正在于,我們可以去寫一些被輕視的詩,錯漏百出的詩,但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詩。誰在什么樣的時刻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張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