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來到中國,展現了著急與中國深化合作的強烈意愿。馮德萊恩等歐方成員認為,中國已成為制造業和科技大國,是歐洲最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馮德萊恩抵達中國前,美國還在對歐盟施壓。特朗普強調,美國正在與歐盟進行認真談判,如果他們同意向美國企業開放,美國將允許他們支付較低的關稅。
很顯然,特朗普還在對美國施壓。一方面面臨美國施壓,一方面面臨其他國家的競爭,歐洲也是面臨空前挑戰。對于特朗普和他的美國而言,情況與歐盟十分類似。盡管特朗普威脅全世界,但是也遭到了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反擊,美國處境根本不樂觀。特朗普還面臨愛波斯坦丑聞問題,可謂是內憂外患。
馮德萊恩剛到中國,特朗普釋放出來準備為關稅戰收手的大消息。馮德萊恩來到中國,并且強調歐方致力于深化歐中關系,建設性處理分歧,推動雙方合作在平衡、對等、互惠基礎上持續取得更多積極成果,承諾歐方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歐盟95%的永磁材料依賴中國稀土,太陽能組件與鋰電池供應分別有60%與45%綁定中國供應鏈。可見,歐盟這一次還是帶著合作誠意來的。因為歐盟也知道,當前情況下留給歐洲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特朗普的關稅大刀早已懸在歐洲經濟的頭頂。汽車關稅從10%飆升至30%,直刺德國工業心臟。德國經濟部內部報告估算,未來18個月該國對美汽車出口可能腰斬。法國財長勒梅爾直言不諱:“這不是普通摩擦,它瞄準歐洲工業心臟,是對我們經濟自主性的猛烈攻擊。”布魯塞爾的經濟策略專家塞巴斯蒂安感嘆:“歐洲在鋼絲上跳舞,一頭是盟友的政治引力,一頭是無可替代的巨大市場磁力。”
數據顯示,自美國對歐盟進口的鋼鐵和鋁加征 25% 關稅以來,歐盟相關產業的出口量大幅下滑。以汽車產業為例,歐盟汽車對美出口量在過去幾個月連續下降,眾多汽車企業的利潤受到嚴重擠壓。這個時候歐盟就希望通過與中國合作找到新的替代市場,從而幫助歐盟減輕危機。2023年中歐貿易額保持在7810億美元高位,直接關聯歐盟近300萬個工作崗位。2024年雙邊貿易額已突破8000億美元。實際上不僅僅是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都在尋求合作中國。
特朗普看到形勢不妙主動釋放大消息。第一個大消息就是,特朗普直接宣布不想談了,將非常直接的對那些沒有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征收15%至50%的簡單關稅。特朗普這就等于告訴全世界,美國不愿意再商量,也沒有耐心去商量,就要直接搶錢了。特朗普釋放這個消息,其實就是告訴全世界,在關稅戰問題上他沒有時間了,必須收手了。
第二個大消息,特朗普宣布“中美貿易談判已經處于收尾階段了,雙方接近達成協議。”特朗普宣布這個消息,也是明顯對中國示好,因為他知道再不對中國示好,將會導致美國陷入更加被動境地。特朗普也知道,美國根本沒有可能逼迫中國屈服,既然打不過就選擇合作,這也是商人理性的選擇。最近一段時間,特朗普已經通過多種形式向中國示好,展現合作誠意。
第三個大消息,特朗普準備給歐洲一些優惠待遇。歐盟要合作中國,特朗普的態度也發生一些變化。彭博社稱歐盟跟美國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消息人士稱:對多數歐洲的產品,美國將征收15%的關稅。這也算是特朗普想要的最低關稅,屬于美國給予歐盟的優惠讓步了。這三個消息出來都說明特朗普著急了,因為再不結束這場關稅戰風波,他就會很麻煩。
收手的信號,特朗普內外交困的戰略退縮,再不收手就晚了,形勢已經很嚴峻。經濟反噬已現端倪。華爾街悄然流行起TACO交易策略,利用特朗普政策反復導致的資產價格波動獲利。這種市場預期反而可能加劇資本外逃風險。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以“貿易逆差”為由發起的對等關稅超出法律授權范圍。聯邦巡回法院將于7月31日舉行口頭辯論,幾周內公布裁決結果。一旦最高法院最終否決,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將失去法律支點。
印度、巴西、加拿大等國,仍然都不肯在關稅問題上對特朗普妥協,越來越多的國家堅持強硬對待美國,這讓特朗普面臨較為嚴峻的外部壓力。在內部,華爾街日報連續爆出特朗普涉及愛波斯坦丑聞的勁爆消息,馬斯克反復逼迫特朗普公布愛波斯坦名單,特朗普面臨空前壓力。內憂外患之下,特朗普如果不能快速的結束關稅戰,將會導致自己陷入泥潭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