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輕拂,云霧繚繞,養馬島如一顆遺落在黃海的明珠,在盛夏的晨光中靜靜蘇醒。7月23日,小島迎來了一場“蛻變”——暑期交通優化提升行動正式啟動。
自7月23日至8月31日、10月1日至10月8日,養馬島景區按照“大橋南端分時管控、后海景區24小時交通管制、集約規范有序接駁”的原則,實施分時交通管控;自7月23日至10月8日,后海景區實施24小時交通管制。
提升行動啟動后,交通秩序有沒有改善?游客體驗有哪些不一樣?23日清晨,記者踏上接駁車,與游客一同穿行在17公里的環島公路上,在這座海島從“擁堵之痛”到“暢游之美”的轉身中,感受養馬島不一樣的夏天。
乘著接駁車擁抱慢旅行
早上8點多,記者來到養馬島大橋東側的換乘中心,一排排接駁車已經在這里等候。
登上接駁車,冷氣開放,頓感清涼。隨著車輛駛上養馬島大橋,視野豁然開朗。接駁車勻速行駛在17公里的環島路上,帶著滿心期待的游客,開啟海島慢旅行。一路上將途經20個站點,覆蓋海水浴場、獐島、御筆苑等所有熱門打卡地。
車子緩緩駛上大橋,透過車窗望去,湛藍的天空與浩瀚的大海在遠方連成一片,波光粼粼的海面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沿途風景如畫,每一處都讓人陶醉其中。每一處站點都有游客上下車。過了養馬島大橋,便是環島前路。公路依海而建,左側是村莊山川,右側是碧海藍天,陽光透過路邊的樹木,灑下斑駁光影,畫面令人心醉。
沿著環島公路前行,很快就來到了養馬島海水浴場。這里是島上唯一的沙灘,沙質細膩柔軟,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十分愜意。進入后海之后,游客明顯增多。路上很少見到私家車,一些游客在路上騎行,通行十分順暢。
行至獐島驛站換乘點,記者和許多游客一起下車。獐島是養馬島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以其獨特的海螺洞而聞名。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獐島,仿佛置身于一個童話世界。島上怪石嶙峋,漫游礁石灘總能有不期而遇的驚喜,看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的浪花如同珍珠般灑落。許多游客在這里拍照留念,想要留住這美麗的瞬間。
一個小時后,記者再次踏上觀光車,繼續海島游,一路上御筆苑、蓮花夕照等打卡地,都有不少游客上下車。“這是我第二次來養馬島,上次開車來的,后海道路擁堵,這次乘坐接駁車,邊走邊玩,可以在任何一個站點上下車,完全不用擔心停車和擁堵的問題,心里反而輕松起來。”來自濟南的游客孫琳告訴記者。
一輛輛接駁車不停穿梭在環島路上,游客不必擔心停車,不必忍受擁堵,隨心停留,這或許就是慢旅行的美好所在。中午時分,記者與很多游客一起,在后海大排檔享受美食,重新開啟下午的旅程。
自7月起,養馬島進入旅游旺季,交通擁堵問題愈發凸顯。“我們存在諸多顧慮,也一直在權衡——我們必須確保所采取的措施,既不影響島上居民和商戶的正常生活和經營,又能有效改善當前的交通狀況,提升旅游體驗和品牌形象。”養馬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姜振超介紹,此次交通優化提升行動,科學設置接駁線路,接駁車在試運營期間免費乘坐,為后海景區內的酒店、民宿等開通了進入后海景區的電子授權,讓游客有更好的出行體驗。
?基礎設施煥新海島?
“你看,今天養馬島后海多暢通。”在養馬島旅游度假區管委,記者看到了指揮調度平臺,這里能實時監控交通、攤點、人流情況,近百名網格員分布在景區,一旦遇到突發事件,5分鐘內就能到現場處置問題。
這個夏天,養馬島的變化不僅在云端,也在線下。
基礎設施的變化,一上島就能感受到。原來狹窄的環島前路已變身為雙向四車道,道路兩側打造慢行系統,不少游客騎著電動車暢游,道路南北兩側還設置了景觀小品和觀景臺。
曾經的養馬島,電動自行車占道、流動商販扎堆、公廁不足等問題飽受詬病。如今,60余個統一設計的海草房攤位點綴在路邊,既保留漁家風情,又杜絕了亂擺亂放;7座新建公廁分布核心區域,讓游客如廁更方便。
“您好,這些貨品請往里搬一下,影響道路通行了。”在一處景點,記者看到執法隊員正在對攤點進行巡查和勸導。
漫步在新修的林間步道上,木質棧道蜿蜒至觀景臺。遠處漁船歸港,近處孩童追逐嬉戲。來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舉起手機拍下了這樣的美景,不斷感慨:“這樣的濱海小城太美了……”
?文旅“加碼”帶來美好體驗?
交通順暢了,基礎設施完善了,養馬島的“軟實力”也在升級。
在煙威旅游集散中心,非遺展銷活動人頭攢動。牟平剪紙、膠東花餑餑、海草編等傳統技藝吸引游客駐足。“不僅能欣賞,還能親手體驗,這種感覺太棒了。”拿著親手剪好的剪紙作品,幾位游客圍坐在一起拍照留念。
后海新增的網紅打卡地深深打動了年輕人的心。獐島火焰鋼琴、海螺洞網紅天梯、夢幻氣球秋千、海蝕洞鳥巢、穿越之門、洞穴秋千、蓮花夕照貝殼之門……都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打卡,新引進的旅拍團隊總能找到最美的角度。在海島來信的主題郵局里,給親人朋友寄出一封帶著海風味道的問候。
又一處剛完成改造的民宿對外開放,民宿老板說:“以前游客說沒特色,現在我們把老房子盤活,每一間都有濃濃的海島特色,深受歡迎。”據統計,今年島上新增近10家高端民宿,風格涵蓋現代極簡、漁家院落甚至童話城堡,滿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養馬島的改革,本質是一場有限資源下的精準調控。它沒有粗暴地一刀切,而是用接駁車串聯起散落的珍珠,用基礎設施的“微更新”喚醒沉睡的風景。
“帶著父母坐接駁車特別省心,每個站點都有工作人員指引”“中午吃的鲅魚水餃特別鮮,環境也整潔”“民宿老板告訴我們哪里可以趕海,孩子撿到海星興奮極了”……接駁車上,游客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旅行感想。
當最后一班接駁車駛離大橋時,養馬島依然熱鬧,很多人選擇留在島上。那些被妥善安放的風景、被尊重的旅行節奏,跟這夏天的風景一起,成為游客心中最鮮活的記憶。
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牟軒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