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江楚雅
為推動國家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7月20日,寶豐集團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向中國美術館無償捐贈1億元,用于中國美術館各項事業發展。這是近年來社會力量支持國家級文化機構發展的又一積極行動,也是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首次接受大額社會資金捐贈。
2011年,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與夫人邊海燕成立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注入基金會,開展以教育助學為重點的公益慈善事業,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15年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已累計獎勵資助38.63萬名青年學子,捐資總額達44.03億元。
無償捐贈中國美術館1億元
中國美術館獲得寶豐集團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無償捐贈的1億元。這是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首次接受大額社會資金捐贈,將用于中國美術館各項事業發展。
中國美術館館長潘義奎表示,接受社會資金支持是許多世界著名美術館提升影響力的重要路徑。此次捐贈,是中國美術館以開放姿態歡迎社會各界共建藝術殿堂、共襄藝術惠民、以美育人時代大業的積極實踐。
中國美術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國家級美術館,自1963年建館以來,構建起以中國近現代美術為核心、涵蓋古今中外的典藏體系。目前館藏各類美術作品逾13萬件。中國美術館作為我國美術界的最高殿堂,承載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此次捐贈方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十多年來秉持“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使命,踐行“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終”的宗旨,在教育、醫療、應對氣候變化、助力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持續推進公益行動,體現了新時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文化擔當。
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表示,作為國家文化重要陣地,中國美術館既是藝術的殿堂,也是公眾共享美育資源的重要平臺。“我們愿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文化發展戰略,讓更多人通過中國美術館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風貌。”
15年44億深耕教育助學
15年間,寶豐燕寶慈善基金會矢志助學、為國育才,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對全省區大學生全部進行獎勵資助的公益組織。多年來,燕寶慈善基金會始終堅持以“知識改變命運”為使命,本著“幫助他人、成就未來”的初心,重點對寧夏考上大學的青年學子進行獎勵資助。
基金的資助范圍覆蓋了寧夏全區,從高中到大學,形成了全鏈條的教育資助體系。在高中階段,基金設立了“燕寶高中獎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但品學兼優的學生提供每年2000元的資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據統計,已有超過10萬名高中生受益于該項目,許多原本可能因經濟原因輟學的學生得以繼續追求知識。
在大學階段,基金的資助力度更大。對于考上全日制高校的寧夏籍本科新生,每人每年可獲得4000元獎學金,直至畢業。15年來,受到資助的大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畢業后投身到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骨干力量。
截至目前,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已累計獎勵資助38.63萬名青年學子,捐資總額達44.03億元。寶豐集團是全國唯一一家多年持續對全省區大學生實施獎勵資助且人數最多的企業。如今,已有27.68萬名受獎勵學生畢業就業。
未來,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持續深化教育助學實踐,繼續新增捐資6億元,為15.05萬名全區學子發放“燕寶獎學金”,助力青年學子筑夢成才。
黨彥寶表示,“我們的教育助學不僅要繼續做下去,而且還要做得更好。只要國家和社會有需要,我們都將義不容辭、積極行動,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不負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望。”
公益模式的創新與引領
寶豐燕寶慈善基金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巨額的捐贈和廣泛的資助范圍,更在于其創新的公益模式。
在資金來源方面,基金依托寶豐集團的強大實力,每年將企業利潤的10%注入基金,確保了資金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基金還積極拓展社會資源,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在運營模式方面,基金建立了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從項目的策劃、實施到監督評估,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進行。通過建立“燕寶云平臺”,實現了獎學金秒級到賬、受助生就業數據實時更新,提高了公益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基金還注重與政府、學校、企業等各方的合作,形成了公益合力。與中國美術館的合作,就是一次跨領域的成功嘗試,為民營資本參與國家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