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AI生成)
大股東頻繁減持,科創板“數字化X線探測器第一股”造血求變。
7月23日晚間,奕瑞科技公告顯示,天津紅杉、北京紅杉兩大一致行動人擬在未來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不超過2%的公司股份。按當日收盤價87.99元/股計,可套現約3.5億元。截至目前,紅杉已對奕瑞科技完成五輪減持,若此輪頂格完成,紅杉累計套現額將接近18.6億元。
今年以來,奕瑞科技的大股東已完成兩輪減持,合計套現4.32億元;海南合毅的一次場外詢價轉讓,也最終以75.86元/股、4.64億元的價格完成交易,折價14%。若把時間軸拉長,奕瑞科技2021年末股價見頂后迄今已回撤近六成,業績端連續三年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呈下滑態勢。
主業承壓,奕瑞科技仍選擇逆周期“加注”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以滿足特定客戶及視涯科技的AR/VR、車載HUD等需求,后者正是奕瑞科技董事長、總經理顧鐵麾下另一企業。此舉意圖通過技術跨界開辟奕瑞“第二戰場”,實質也是為進入IPO問詢階段的視涯做量產擴展配套。疊加7月21日剛獲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的11.74億元定增項目,兩項擴產計劃合計投資超30億元,相當于公司2024年總資產的37%。奕瑞科技下半年收入彈性有待逐步釋放。
長跑13年減持六輪,紅杉累計變現18.6億元
作為陪伴奕瑞科技近13年的早期投資方,紅杉系資本在2021年股票解禁后,便進入了密集減持周期,如今已進行到第六輪。
天津紅杉、北京紅杉均為紅杉資本旗下投資平臺,兩者分別于2012年10月、2014年5月先后出資2374.75萬、4780.03萬取得奕瑞科技股份;截至IPO前,兩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奕瑞科技1070萬股股份。2020年9月18日,奕瑞科技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從事平板探測器、高壓發生器、組合式射線源、球管等新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服務,產品主用于醫學診斷與治療、工業無損檢測、安全檢查等領域。
從此前已完成的五輪減持來看,首輪發生于2021年9月,天津紅杉、北京紅杉計劃減持不超535萬股,折合7.38%股份。2021年,奕瑞科技上市首年受資本熱捧,股價一度在12月沖至199.55元/股的歷史高點。
奕瑞科技于2021年12月10日達到股價歷史高點
但首輪減持計劃最終未足額執行,兩家公司于2022年3月實際減持12萬股、套現4625.6萬元。緊接著,紅杉中國在3月末再次宣布了529.2萬股、合計7.29%股份的減持計劃,同樣未完成減持目標,截至同年8月30日合計減持約190萬股,金額達7.66億元。
2023年,天津紅杉和北京紅杉又對奕瑞科技進行兩波減倉。第一波合計減持18.53萬股,總金額8681萬元;第二波合計減持100萬股,總金額2.73億元。
2024年8月,奕瑞科技再次公布天津紅杉和北京紅杉計劃合計減持不超過285.58萬股暨2%股份的消息,隨后在11月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合計套現3.37億元。
截至目前,紅杉中國通過對奕瑞科技的五輪減持,已套現共計15.09億元。
最新一輪擬減持未發生之前,天津紅杉和北京紅杉共擁有奕瑞科技股份1733.32萬股,均為IPO前及上市后權益分派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取得的股份,持股比例為8.66%。若減持頂格完成,兩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降至6.66%,創投資以來新低,若按公告當日收盤價87.99元/股計,紅杉累計套現總額將接近18.6億元。
當然,紅杉作為早期投資者,其減持行為可能源于基金周期性退出需求,近期紅杉也在頻繁減持其他A股標的,包括但不限于東鵬控股、火星人、易瑞生物、普瑞眼科、博瑞醫藥等十余家公司。本次減持公告亦將“自身資金需要”列為股東擬減持原因。
業績“量縮利減”,大股東場外“打包”售股
大股東對奕瑞科技的連續減持并非孤例,海南合毅一次場外折價轉讓也引發市場關注。業績來看,奕瑞科技近兩年利潤承壓,盈利拐點未現。
今年以來,海南合毅已完成減持2%股份,套現2.97億元,其此前還在2024年底完成過285.52萬股減持;上海常則、上海常銳及董事Richard Aufrichtig合計減持131.72萬股已實施完畢,合計1.35億元。
而就在6月26日晚間,奕瑞科技公告顯示,股東海南合毅向22家機構投資者轉讓其持有的612.24萬股,占總股本3.06%,通過中金公司組織的詢價流程,最終以75.86元/股的價格完成交易,總價約4.64億元。
轉讓后,海南合毅持股比例由8.91%縮減至5.85%,仍為大股東,未導致控制權變更。
本次轉讓屬于詢價轉讓,是科創板特有的非公開減持方式。根據認購邀請協議,詢價轉讓價格下限不低于6月20日含當日前20個交易日,奕瑞科技股票交易均價的70%。
以過去20個交易日90.09元/股的均價為參考,最終75.86元/股的轉讓價格相當于打了八四折,反映出海南合毅可能存在較強的資金需求或對短期股價偏謹慎的預期。海南合毅也將詢價過程用“綜合考慮自身資金需求等因素”幾個字簡單帶過。
事實上,引入多元化機構投資者有助于優化股權結構,提高公司治理的市場化程度。從市場反應來看,詢價轉讓公告后,奕瑞科技股價未出現顯著下跌趨勢。而612萬股全部鎖定6個月,二級市場未來半年實際可流通籌碼減少,拋壓可一次性出清。
近年來,奕瑞科技業績承壓明顯。2024年公司營收利潤雙降,營收18.31億元同比下滑1.74%;扣非歸母凈利潤4.39億元同比下滑25.84%。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4.82億元,同比下滑1.92%;扣非歸母凈利潤1.41億元,同比下滑9.19%,復蘇力度弱于市場預期。
究其根本,是行業周期調整、價格下探、成本抬升三股力量交織,共同把奕瑞科技拖進了“量縮利減”的泥潭。
尤其在2024年,奕瑞科技核心的探測器業務涵蓋醫療、齒科和工業板塊。其中,醫療行業合規要求提升,設備招投標流程延長,政策影響下醫院短期采購需求減弱,直接導致公司醫療業務收入增速放緩;齒科CBCT整體行業景氣度不佳、鋰電廠商擴產周期波動導致檢測設備需求階段性回落,也都影響了該部分業務的收入。探測器毛利率的下滑,也受到在建工程轉固帶來折舊增加及高毛利工業探測器產品占比下降等因素影響。
30億元擴產求變,實控人IPO暗線辟“第二戰場”
面對主業承壓,奕瑞科技選擇了逆周期“加注”,以規模換增長擴產求變。
5月下旬,由于全資子公司奕瑞合肥現有產能不足且需優先保障自用,奕瑞科技宣布對其增資6億元,擬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用于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生產項目,以提高供應鏈自主掌控力,降低未來上游原材料供應風險。此次擴產預計將新增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產能5000張/月,從而滿足特定客戶及視涯科技的AR/VR、車載HUD等需求。
視涯科技是VR/AR眼鏡等產業鏈企業,其指定核心材料供應商正是奕瑞科技新近投資的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項目。兩家公司均由奕瑞科技董事長、總經理顧鐵實際控制。
天眼查顯示,顧鐵通過上海箕山管理咨詢、上海奕山貿易及相關合伙企業一并享有視涯科技14.87%的受益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此舉意圖通過技術跨界開辟奕瑞“第二戰場”,實質也是為已經啟動上市程序的視涯做量產擴展配套。視涯科技目前尚未盈利,但市場估值超百億。
需指出,2024年全球硅基OLED市場規模突破5億美元,索尼作為頭部廠商在XR設備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奕瑞科技還需直面國際巨頭在技術積累和成本控制上形成的雙重擠壓。
不止硅基OLED“豪賭”,奕瑞科技同步推進的一筆定增同樣暗流涌動。
2025年初,奕瑞科技計劃募資11.74億元(修訂前為14.5億元),用于總投資15.63億元、建設期36個月的X線真空器件及綜合解決方案建設項目。該項目于2025年6月獲上交所審核通過,并在7月21日公告宣布獲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批復。
這兩項擴產計劃合計投資超30億元,相當于公司2024年總資產的37%。
下半年來看,奕瑞科技利潤尚在承壓但收入彈性有待逐步釋放。除硅基OLED微顯示背板新項目產能持續建設爬坡外,根據智械云統計數據,2025年6月份國內醫療設備采購規模同比增長25%,上半年累計采購規模同比增長41%。上半年累計采購中,CT同比增長48%,DR同比增長77%,兩個探測器大戶或給奕瑞帶來不俗的營收增幅。(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丨曹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