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市場正在進一步加快新布局。
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近期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24中國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為495.5億元,同比增長29.37%,已連續三年實現增速加快;去年,中國網文IP改編量為83250部,同比增長14.55%。目前網文IP改編在經歷短期爆發式增長后,正逐步轉向理性化發展階段。
網文以強大的生命力、親和力在當下成為代表性文化出海內容、彌合影視生態創作斷崖的重要載體,但客觀來說,隨著近期不少改編版權爭議事件的熱討不難看到,網文版權、IP改編等所引發的權利邊界漏洞,也愈加需要規范化的持續深入。
01
網文IP改編大爆發
前陣子,哇唧唧哇與晉江文學城關于微短劇《偷偷藏不住之許你》的授權爭議為例,也能發現目前網文與影視市場之間的授權改編上“歧義”,即二次改編的界定。
最近,《蘭香如故》原作者禾晏山發聲,指責劇版改編方將角色名全盤修改;在微短劇領域,同時改編某一網文IP的“一本多拍”的現象,也不免因改編尺度產生版權糾紛問題。
網文IP“一魚多吃”,將IP通過文學、影視、漫畫、游戲等形式進行全產業鏈開發,并不少見,并由此迸發出更大的商業潛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國網絡文學IP改編市場規模達2985.6億元,同比增長14.61%,相當于前面網文市場本身的6倍。與此同時,隨著短劇、游戲、谷子、AI等新業態的加入,“多端協同、一體開發”的聯動效應也推動網文IP開發的持續擴容。
要盡可能“一魚多吃”,必然離不開優質IP的采買與儲備,而在當下,網文平臺依然是的核心源頭。
像在去年,根據云合數據顯示,由網文IP改編的《慶余年2》《與鳳行》《墨雨云間》便占據了年播放量排行榜前三。因此,也能看到今年的片單囤貨,“優愛騰芒B”等主流平臺在貫徹高舉高打、押注頭部的策略更加深入,且相比此前,今年網文IP的改編開發也有些差別。
從題材類型來看,并不一昧執著于古言現言、都市職場、玄幻奇幻等頭部IP,無CP、無限流、科幻等相對冷門、開發難度大的熱門網文IP受到青睞。比如晉江頭部IP《砸鍋賣鐵去上學》《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番茄小說頭部IP《十日終焉》《末日特情處》等均被視頻平臺、制作公司購買進入開發階段。
另一方面,單一影視化不再是唯一,跨圈聯動、多端多頻、一體開發愈加常態化。
比如番茄小說《十日終焉》涉及到動漫、影視劇等方面同期制作,番茄小說IP負責人也在采訪時提到,正在“通過對頭部IP的多體裁開發,幫助IP進一步提升認知度”,輻射到不同圈層,持續反哺IP價值。
數據顯示,僅“優愛騰”三個頭部平臺公布的2025年待播劇名單中,網文IP改編這一類型占比超過60%。像作家周木楠的“《少年歌行》宇宙”、九鷺非香的“東方幻想系列”、尾魚的“神棍宇宙”等網文系列IP的世界觀聯動開發,更成為主流平臺目前的重點開發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微短劇的迅速崛起,使得對于網文改編的需求也在激增,改編數量、質量雙雙爆發。根據《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2024)》顯示,去年年新增微短劇改編授權超過1600部,同比增長81%,現存微短劇改編授權3700余部。
而下游的高需求,也同樣刺激著上游網文IP的產出。從內容生態上來看,網絡文學精品化意識、文學自覺顯著增強,中短篇創作更是強勢崛起令網文生態更加豐富。而從創作生態上來看,去年網文作者規模也首次突破3000萬,網文數量達4165.1部。
可以說,網文市場在IP改編的蓬勃中迎來第二春。
02
網文IP改編的下一站在哪?
事實上,網文平臺作為影劇漫游IP的供應商,近些年也在轉型中形成了差異化優勢。
據報道,目前約有200余家成規模的網絡文學平臺,其中行業頭部平臺20余家,占市場份額的90%左右,行業資源向上集中。其中,閱文、番茄、七貓、晉江等綜合網站涵蓋諸多類型、題材,呈現“大而全”的平臺樣貌;而垂類網站,如知乎鹽言故事專注短篇創作、豆瓣閱讀專注懸疑與女性題材、刺猬貓閱讀專注二次元領域宅文等,呈現“小而精”的發展策略。
不僅如此,在傳統的用戶付費閱讀盈利模式之外,頭部平臺也憑借平臺優勢完成了版權供給庫、提供版權增值服務的轉變。
比如番茄小說、七貓小說等多為短劇改編青睞,其中像是番茄小說《我給啞巴總裁做話療,豪門全懵了》改編的爆款短劇《念念有詞》,在近期播放量突破30億,創下紅果短劇平臺首個熱度值破億、觀看量破10億紀錄;而豆瓣閱讀精品化的女性題材作品,更是成為影視市場新晉爆款來源之一,諸如《九義人》《裝腔啟示錄》等均獲得不俗口碑。
同時,微短劇大潮下,網文平臺愈加注重站內外協作開發,內容生態也在不斷延伸拓展,除了提供IP改編、版權入股、投資出品等方式,也開始在站內上架短劇,形成網文、短劇一站式觀看,且初見成效。像是番茄小說、七貓小說等均在站內有所布局短劇板塊。
據文娛先聲了解,目前越來越多的網文平臺對于IP短劇化越來越趨向深度參與。比如晉江文學城在近期開放短劇授權改編版權;而在2023年,閱文發起“百部IP培育計劃”系列短劇扶持舉措,今年更是開放超過2000本網文IP用于打造優質短劇。
某網文平臺編輯“曲奇”對文娛先聲提到,“從前期IP提供、簽約、改編,再到后期的宣發、推廣,平臺已經不再單純滿足賣掉IP和抽取分成,也愿意成為聯合出品,或者是獨家拍攝制作、首發?!逼渲?,番茄小說更是將網文IP改編“一條龍”,孵化出紅果短劇,并打通網文改編授權、精品短劇開發的自有循環。
另一方面,書影劇漫游之外的谷子經濟,在當下也成為網文IP協同開發的主流方式?!?024-2025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去年,谷子經濟市場規模便已經達到1689億元。
比如閱文、番茄小說等平臺“內容銀行”模式便是將谷子經濟納入多線并行、撬動消費的新增長點,尤其是網文IP改編影視劇聯動盲盒、卡牌開發在當下也成為影視IP授權的主流業務。
根據閱文去年財報顯示,全年IP衍生品實現GMV超5億元,其中卡牌GMV超2億元;《慶余年》系列高端收藏卡牌在GMV達到2000萬元,銷量位居劇集類收藏卡牌歷史第一,且盲盒銷量也突破20萬,原著閱讀量也環比提升38倍。
但同時,近些年來隨著網文生產改編的流水線、同質化現象愈加普遍,換湯不換藥的所謂經典IP、熱門大IP也不免在影視化中折戟,也讓平臺、制作方并不再過度盲目依賴頭部平臺、頭部IP。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不乏有“以小博大”的中短篇網文平臺在當下成為香餑餑。像知乎旗下的鹽言故事、黑巖網主打短篇網文的黑巖故事會等,均在當下成為IP爭奪的新戰場。
據悉,黑巖網目前以超過6萬部短篇網文的IP儲備量,占據著國內短篇網文市場份額30%以上;而知乎鹽言故事則憑借多樣化題材類型、高品質網文內容吸引1420萬訂閱會員、超20萬部簽約作品,目前也已經有數百部IP售出影視版權,并誕生如《為有暗香來》《執筆》等爆款長短劇集。
不過,爆款題材、體裁跟風現象也令網文創作陷入同質化,AI技術的“火上澆油”也令好故事變得稀缺。據七貓平臺一位編輯提到,網文作者善用AI已經是不成文的輔助功能,“不夸張講,現在的新人作者起碼有半數以上在用AI寫文,一些頭部作者混用AI增色和獲得靈感,也已經是很正常的寫作流程”。
不管是紛紛押注短劇授權,還是站內鋪設短視頻娛樂板塊,乃至像放寬定制網文合作等,均可以看成是網文平臺提升IP開發效率、加速產業升級的嘗試。
結語
值得關注的是,眼下網文市場的不斷更迭,在精耕短篇IP外,全鏈出海也在同樣并行加速。
根據《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去年,網文出海市場規模就已有50.7億元,培育海外網絡作者46萬名,海外用戶規模也超過3.52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除了打造和培養海外用戶的付費閱讀習慣,推動網文IP本身及改編劇集出海傳播外,不乏也有將國內網文版權出售給海外平臺、制作方的IP出海授權業務,不乏如閱文集團這般培養海外作者、走向全球共創IP的新路子。
同時,作為種草分享社區的小紅書、同人創作聚集地的LOFTER、創作者贊助平臺愛發電、聽書軟件如喜馬拉雅和每天讀點故事、微信閱讀小程序等,也在分食著網文的流量邊角,不乏涌現出新銳作者、出圈的平臺爆款IP。不僅如此,也有如柴雞蛋這般深諳目標受眾的網文作者,親自挑起大梁自編自導、打通線上線下,也為網文行業帶來了另一流量模式解法。
可以說,縱觀整個行業,網文市場的新一輪優勝劣汰的“大逃殺”也已然開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對于網文平臺、網文作者來說,所面臨的核心難題則是如何實現常青、創新發展;之于影視市場而言,則是如何在不斷變換的內容形態、大眾需求面前保持敏銳的觸角。
畢竟,頭部IP僧多粥少,適應時代、保持進化,才是平臺的萬變之不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