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天,湖南某百貨大樓里發生了一件怪事。
當時,百貨大樓里一名女職工在陪同事家一個一歲零六個月大的小男孩兒玩耍。
玩耍過程中,女職工發現小男孩還挺機靈,于是拿出一包泡泡糖在小男孩面前晃悠,“阿姨這里有好吃的泡泡糖,你要是能寫個字出來,阿姨就給你吃一顆。”
下一秒,小男孩兒便用顏料筆在地上劃了起來,從最簡單的“一”字到“人”字,再到“空”這種較復雜的字,小男孩兒一口氣寫了七八十個……
女職工當時看傻了,她只不過是開個玩笑,沒想到小男孩兒還真會寫字!
要知道,一般一歲零六個月的孩子才剛剛學會走路,有的孩子連說話都說不利索,更別說寫字了,可面前這個小男孩兒又是怎么回事呢?
女職工不知道的是,這個小男孩兒其實是個“神童”,而之后幾年時間里,這個神童身上更是發生了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半年后,小男孩已經能夠獨立書寫1000多個漢字了,當時他才2歲;到了6歲時,他甚至學完了初中所有課程,8歲時讀高中,13歲那年更是以602分的高考成績被湖南湘潭大學錄取,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神童”。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神童”,卻在步入大學不久被學校勸退,期間,他母親還對外說過這么一句話“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誰也不會想到,母親的話竟一語成讖,在2021年的時候,這個神童卻猝然離世……
這個男孩明明那么聰明,為何考入大學不久會被勸退?母親為何會說出那樣“惡毒”的話?后來年紀輕輕的他因何原因猝然離世?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撥開其中層層迷霧……
“神童”名叫魏永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還是頭一回聽到,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湖南,“魏永康”這個名字用“婦孺皆知”來形容也不為過。
魏永康于1983年生于湖南華容縣的一個普通職工家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魏炳南當年還是一名軍人,曾在“抗美援朝”前線奮勇殺敵,可惜在過程中負過傷,從此臥病在床,喪失了基本的勞動能力。
彼時的魏炳南還未曾婚配,年紀輕輕就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大部分時候甚至都不能自如控制大小便,未來對于他來說一片茫然。
魏炳南變成了這個樣子,最難過的要屬他的母親了,幸虧組織給予了一定的補貼,母子倆的生活這才有了保障。
那段時間,都是魏炳南的母親給他端屎端尿,擦洗身子,經常是前一秒母親剛給他擦洗完,后一面,魏炳南不受控制,又拉在了床上,母親不厭其煩地幫兒子清洗,更換干凈衣物。
所以,一提到魏炳南,周圍鄰居都知道他臥床不起,而且大小便經常失禁,但只要你去魏炳南家轉一圈,你就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他家里一塵不染,沒有一丁點屎尿的異味。
這都是魏炳南母親的功勞。
母親越是照顧得細致周到,魏炳南的心里就越愧疚,他覺得是自己連累了母親。
就在魏炳南對自己的前途命運感到無望時,一個叫曾學梅的女子出現了。
曾學梅比魏炳南小了一輪不說,她還是當地農村少有的高中畢業生。在當時那個年代,受多重因素影響,能讀到高中就算是高材生了,曾學梅年輕漂亮,又有才學,家里人多次給她說媒她都沒答應,唯獨看上了身有殘疾的退役士兵魏炳南。
雖然他是殘疾人,但在曾學梅心中卻是個大英雄。
婚后沒兩年,曾學梅就給魏炳南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后來的“神童”魏永康。
看到自己這個樣子還能生孩子,而且還是個兒子,魏炳南喜極而泣。
平時,魏炳南在家臥床,曾學梅獨自去上班,家里的經濟來源全靠曾學梅撐著,不穩定不說,薪資也不理想。
有了魏永康后,為了帶孩子,曾學梅不得不在家帶娃和照顧丈夫。
期間,曾學梅十分注重對兒子魏永康的教育,孩子剛出生不久,她就不厭其煩給孩子讀古詩,引導孩子學說話。
魏炳南覺得孩子還小,現在就教這些是不是有點早了,曾學梅表示早點接觸這些知識,能讓孩子更早地開啟心智,贏在起跑線上。
之后,曾學梅不僅教幾個月大的魏永康讀古詩,還在他面前寫字給他看,她希望通過這些學習活動能潛移默化影響魏永康。
可能是魏永康天資聰穎,也可能是曾學梅教導有方,8個多月的時候,魏永康就已經能開口說話了,此后在曾學梅的引導下,又開始背古詩,到了一歲時,他已經可以獨立行走并且能背誦二十多首簡單的唐詩和試著寫一些筆畫簡單的漢字。
見兒子進步神速,曾學梅心里別提有多自豪。
這一年,考慮到魏家的經濟情況后,組織上給予了一定照顧,給曾學梅安排到了家附近的一家百貨公司上班,家里的經濟來源一下子穩定了許多。
那天,曾學梅的婆婆身體不適,她便將一歲零六個月的魏永康帶到了自己上班的百貨公司玩耍。
期間,因突然來了一批貨需要挑揀,曾學梅便將魏永康交由一個同事看管,自己忙著揀貨去了,同事在和魏永康玩耍的過程中便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這個女同事急忙找到曾學梅,一臉驚訝地問她,“梅姐,你家孩子多大啊?”
當曾學梅說出了孩子的真實年齡后,同事目瞪口呆,要知道,別說一歲零六個月的孩子,很多三歲甚至四五歲的孩子那都是不會寫字的。
見同事一臉驚訝,曾學梅有些得意,她又急忙讓兒子背幾首唐詩聽聽,魏永康小嘴巴開始嘟嘟背了起來,十分流暢。
這一幕把旁邊幾個同事都看傻了,從此,周圍人都知道曾學梅生了個“神童”兒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魏永康剛出生那會兒,曾學梅見家里條件艱苦,當時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兒子好好培養出來,將來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現在看著周圍人都在夸魏永康,甚至經常有人私下找曾學梅,向她請教教育孩子的“秘訣”,這讓她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自豪感,同時也強化了她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才學的人的決心。
之后的日子里,曾學梅加強了對魏永康的學習監督,別人家兩歲大的孩子都在滿地撒歡,啥也不懂,但是魏永康卻已經掌握了1000多個常用漢字的書寫。
4歲那年,當別人家孩子還沒開始進學堂,魏永康已經將小學的內容自學學完了,而且掌握的效果也很好;6歲那年,在曾學梅的監督下,魏永康更是學完了初中所有學科的內容,也因此,魏永康只讀了兩年的小學便直接跳級到了初中。
別人家孩子進學堂是學習新鮮知識,而對于魏永康來說,進學校只是為了走一個入學的流程,順便鞏固一下自己之前學習的內容,僅此而已。
因為魏永康接觸這些知識比較早,后面又得到了鞏固,因此,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學校里的師生沒有不知道他名字的。
8歲那年,鑒于魏永康學習成績拔尖,華容縣一中破例提前錄取了魏永康,邀請他前去就讀。要知道,華容縣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能考進去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魏永康卻提前進去了,曾學梅倍感自豪。
魏永康進入高中后,曾學梅更是將他的學習放在了首位,平時她叮囑魏永康在學校好好學習,哪怕成績好也不能懈怠,等到魏永康放學或者放假歸家后,她則時刻守在魏永康身邊,監督他做復習、做試卷,魏永康經常是做題做到十一二點,盡管曾學梅也很困,但是她仍堅持坐在兒子旁邊做些縫補衣服、納納鞋墊的活兒打發時間。
而為了讓兒子更高效地學習,曾學梅甚至都會將做好的飯菜端到魏永康身邊,然后像喂小孩子一樣一口一口喂給魏永康吃,家里的家務活更是不讓魏永康沾一點邊。
在曾學梅看來,兒子只需要一門心思搞學習就行,其他的可以一概不管。
但是在魏永康心里卻很憋屈,別的孩子一放假就可以到處去玩,或者試卷寫完了也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在魏永康這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高三那年,13歲的魏永康憑借602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湘潭大學,成為當批次生源中最年輕的一位。
按理說,孩子已經考上了大學,應該放手讓他去學習、經習,但是曾學梅卻恰恰相反。
為了能讓兒子專心學習,曾學梅特意帶著殘疾的丈夫從華容縣老家搬到了湘潭大學附近的一處出租房里,繼續照顧起兒子的飲食起居。
可以說,曾學梅的這種照顧方式近乎病態,但是她全然不知,同時,魏永康也備受煎熬,他也想跟其他同學一起去寬敞明亮的大學食堂里吃飯,也想在周末的時候跟同學出去旅旅游,但這些都是奢望……
在學校里,因年齡、個人經歷的的特殊性,魏永康倍受老師們的重視,他成為了老師眼里的重點培育對象。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0年的時候,魏永康以優異成績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錄取,參加了碩博連讀的項目,一時引起不小轟動。
魏永康學業再進一步,考上了中科院,而且還是碩博連讀,最高興的當屬他的母親曾學梅。
大家都說曾學梅教子有方,假以時日,魏永康必定會成為國家棟梁,到時候魏家就熬出頭了。
聽著身邊人絡繹不絕的贊美,曾學梅臉上的笑容久久沒有消散。
那段時間,因為兒子的事,曾學梅與周圍人說話的聲音都比平時大了許多。
魏永康被中科院錄取了,就意味著他要去北京了,一開始,曾學梅的打算是舉家搬去北京,這樣自己就能跟之前一樣時刻監督魏永康的學習,助他一臂之力。
但是這回,魏永康不干了。
魏永康覺得母親近乎病態的監管讓他感到窒息,他想一個人去北京,他跟母親說,自己已經十幾歲了,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和自由,他也想跟其他學生一樣正常交友,參加社團活動,約上三五好友去徒步……
曾學梅最終還是沒能拗得過兒子,她同意了魏永康獨自進京學習的要求。
看著兒子背著行囊獨自踏上開往北京的列車,那一刻,曾學梅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舍和難受。
魏永康年紀輕輕就考上了中科院,而且還是碩博連讀,周圍人都說曾學梅這是穩坐釣魚臺了,用不了兩年,首都那些大公司肯定搶著要魏永康,曾學梅就會苦盡甘來。
事實上,曾學梅也確實是這么想的。
當初,她不顧家人阻攔嫁給魏炳南,雖然這些年來,她從未后悔過,但是期間的辛苦和辛酸是不言而喻的。
曾學梅個人業務能力很強,曾連續多年榮獲其所在百貨公司的先進個人獎勵,盡管如此,她也無法改變家庭拮據的現實,她也想過上好日子,她也想兒子魏永康不負所托,學成歸來,名揚天下。
但之后發生的事情并未能如曾學梅的愿……
到了2003年的時候,彼時,魏永康已經進入中科院學習了3年,按理說,距離畢業應該不遠了,但就是在這一年,曾學梅卻突然接到了學校打來的一通電話。
在電話里,老師直言魏永康被勸退了,讓曾學梅趕緊去學校辦交接手續。
一開始,曾學梅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或者是學校搞錯了,兒子魏永康不是“神童”嗎?怎么突然會被勸退呢?是不是他在學校犯了什么大事?
老師表示電話里說話不方便,讓曾學梅去學校當面談。
曾學梅將丈夫料理妥當后火速趕到了北京,剛到魏永康學校就看到他獨自一人坐在教學樓下的階梯上發呆。
曾學梅質問兒子是不是犯了什么事,為何會被勸退,一旁的魏永康只是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
這時,魏永康的老師過來了,也正是從老師口中,曾學梅得知了兒子被勸退的真相。
原來,魏永康聰明歸聰明,但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像洗衣服、拖地這些簡單的生活瑣碎,他都做不好,洗衣服也只是用冷水簡單搓洗一下就那樣晾著了,襪子、鞋子也是很久不洗,胡亂堆在宿舍里,時間一長,都沒有同學愿意和他一個宿舍。
有一次冬天,魏永康打算用公共洗衣機,結果站那搗鼓了半天也沒搗鼓明白洗衣機的運行程序,最終又將臟衣服抱回了宿舍……
此外,魏永康的性格也與其他同學迥然不同。
在宿舍里,魏永康喜歡獨來獨往,很少主動和室友說話,哪怕是室友找他說話,他也是問一句答一句那種;在課堂上,導師讓學生們分組研究課題,但是魏永康表現出了強烈的排斥心理,組內同學根本無法正常和他協作。
又有一次,魏永康為了追一本小說,竟然忘了完成導師給他布置的課題任務,那次,導師給他的功課記了零分。之后的期末考試時,也是因為大大咧咧,導致論文不合格。
能考上中科院的都是全國學校里的佼佼者,大家都能協同合作,唯獨魏永康格格不入,學校經再三研究決定勸退魏永康,學校覺得不能因為一個性格和自理能力都有問題的學生破壞影響學校的正常秩序,哪怕他是個“神童”,也不能再留了。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曾學梅無話可說,她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年來自己只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而疏忽了對孩子社會生活能力的教導,一時間,心痛、悔恨、不甘一齊涌上曾學梅的心頭。
恰恰在這時,曾學梅一轉頭卻發現魏永康一副不修邊幅且萎靡不振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外面的馬路大聲咆哮:“這么好的條件,你真是太不爭氣了,你怎么不去死呢?”
雖然這是曾學梅的一句氣話,但很多人都認為身為母親的她哪怕是打兒子或者罵些別的話語,都不應該說這句話。
但是前面咱們講過,曾學梅在魏永康很小的時候就對他寄予厚望,后來隨著魏永康“神童”稱號的越傳越廣,曾學梅對兒子的期望就越來越高,她的付出也就越來越多。
盡心盡力的付出換來兒子學習上的巨大進步,這是曾學梅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她應有的回報。
當曾學梅習慣了被稱贊與掌聲環繞之后,突然看見身為“天才”的兒子被人拉下神壇,可以說,她是毫無心理準備的,而且猛地遭受這么一擊,有那么一瞬間,她的心理防線已經崩潰,所以才會說出那種惡毒之話。
曾學梅當然不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兒子死,她只是一時之間還接受不了兒子從“天才”變為“廢柴”的這個事實。
經此一事,不只是曾學梅,魏永康本人遭受的打擊也不小。
被母親接回家后,他一度萎靡不振,雖然后來收拾心情入職了上海一家科研機構,但還是因為性格和自理能力被迫辭職。
看著昔日被捧上了天的“神童”、“天才”如今竟落得連工作都找不到的境地,周圍人哂笑一片。
后來,據說魏永康在家人的鼓勵下又試著報考了北京工業大學物理專業的研究生,最終也是不了了之,至此,魏永康身上“神童”這一光環被徹底摘下。
看著兒子這副模樣,曾學梅也很難受,她知道兒子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她這個做母親的難辭其咎。
為了提升魏永康的自理能力,影響他的性格,曾學梅開始讓他學著做些基本的家務,鼓勵他去跟以前的老同學聚會。
不僅如此,曾學梅還找到了當年魏永康的小學班主任,希望能從班主任這里得到一些幫助。
聽說昔日門下最得意的學生大變樣,小學班主任也很痛心,但她表示,魏永康只是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他聰慧機敏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功底還在那,只要家長加以引導和糾偏,魏永康一定會成為真正的“神童”的。
聽到這,曾學梅仿佛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一般,連忙求班主任支招,班主任以前就很喜歡魏永康,她當即就把魏永康接到了自己家里加以引導和糾偏。
還別說,一段時間后,魏永康確實開朗了許多,也會洗自己的衣服了。后來還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中規中矩的工作,一年后,他又在工作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女孩,并和她走入了婚姻殿堂。婚后第二年,妻子就給魏永康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當時,曾學梅將老家的房子賣掉,又湊了些錢給魏永康在上海買了房子,有房有家庭,按理說,這樣也知足了,但誰也不會料到,魏永康的生命會終結在他38歲這年……
2021年11月9日這天,年僅38歲的魏永康因長期超負荷加班,導致身體健康急轉直下,最終猝死。
魏永康的猝然離世讓他的父母和妻女都十分痛心,值得一提的是,魏永康離世時,其智力水平和成就仍是普通人一生都難以達到的水準,只不過因為早年母親“束縛式”的教育方式讓他身心發展不健全,最終導致他并沒有將自己的智力充分展現出來,這是個遺憾,也是個悲劇。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筆者相信曾學梅再也不會將兒子束縛得太緊,再也不會只注重孩子學習,而忽視了他健全人格的發展。
可憐天下父母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