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好多人在網上吵翻了天,說沒兒子的家庭百年后沒人上墳,還冒出個“女兒不能回娘家上墳”的規矩,聽得我一腦袋問號。這都2025年了,咋還搞這套重男輕女的老黃歷?
就說我二姨吧,她家就倆閨女,去年清明想回去給我姥姥上墳,被村里老太太攔住了,說“姑娘上墳斷娘家根”。我那倆表妹當場就炸了,掏出手機查天氣預報:“今天沒刮西北風啊,哪來這么多閑言碎語?”
有人說“誰繼承誰祭拜”,可現在城里姑娘不也繼承房產嗎?難不成房產證認閨女,墳頭不認?我同事小王更絕,她獨生女,直接跟她爸拍胸脯:“將來我帶女婿外孫一起去,您老要是嫌人多,我就搞個云祭掃,給您直播間獻花刷火箭!”
最逗的是我媽小區的張大媽,天天催兒媳婦生二胎,理由是“不然將來清明沒人抬棺材”。結果兒媳婦懟她:“媽,現在都火葬了,骨灰盒我單手就能拎,實在不行順豐包郵,比您兒子力氣大。”
說真的,祖宗要是泉下有知,看見后代為這事兒吵得臉紅脖子粗,估計得掀棺材板。當年我太爺爺打游擊的時候,哪管過燒香的是兒子還是閨女,能活著回來給他們磕個頭就燒高香了。
現在倒好,一堆人拿老規矩當圣旨。合著清明節不是懷念先人,成了兒子的“專屬KPI”?依我看,真有心的,隔著千里視頻祭掃都行;沒心的,就算生個加強連兒子,到時候也是應付了事。
反正我跟我爸媽早就說好了,將來他們百年之后,清明節我帶著我家貓都得去。貓要是不愿意,我就給它戴個孝帽——規矩是人定的,孝心才是天定的,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