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振江股份(SH603507,前收盤價:23.94元,市值:44.12億元)披露了上交所對其時任監事董冰的通報批評決定。這一事件再次將公司的治理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就在一個月前,公司還因進出口申報不實被海關處罰,而最新的業績預告更是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超80%。振江股份正面臨合規與經營的雙重挑戰,其穩健經營能力正受到市場的嚴峻考驗。
據披露,董冰的母親和配偶在董冰任職期間多次買賣公司股票,累計成交股數達3.65萬股,交易金額高達122.3萬元。這一行為不僅違反了相關規定,也違背了董冰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中作出的承諾。上交所的通報批評和記入誠信檔案數據庫的決定,不僅是對董冰個人的懲戒,更是對公司治理缺失的警示。
而就在一個月前,振江股份還因進出口申報不實被江陰海關處罰。海關調查發現,公司在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間存在多項申報不實行為,包括進口價格申報不實、手冊料件內銷補稅稅號申報不實、未如實申報加工貿易單耗等。這些行為被海關明確指出源于“內部管理不善”,最終公司被處以1.8萬元罰款。海關處罰書中多次出現的“管理混亂”“溝通不暢”等措辭,揭示了公司深層次的管理亂象。
與此同時,振江股份的主業盈利能力也亮起了“紅燈”。公司日前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500萬元至2250萬元,較上年同期驟降81.78%至87.85%;扣非凈利潤預計為7000萬元至9000萬元,同比下滑25.33%至41.92%。公司解釋稱,外匯鎖匯等非經常性損失增加,以及新投擴產項目產能未能充分釋放,導致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面對合規危機和業績下滑的雙重壓力,振江股份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從源頭上加強治理。公司需要建立更加嚴格的合規機制,確保所有高管及其親屬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應加強對員工的合規培訓,提高其對證券法律法規的認識,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業務流程方面,公司需優化進出口申報流程,加強內部溝通與協調,確保申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此外,公司還需加快新投擴產項目的產能釋放,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盈利能力。
對于投資者而言,振江股份的合規危機和業績下滑是重要的警示信號。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更加關注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合規能力,以規避潛在風險。只有當公司真正重視并解決治理問題,才能恢復市場信心,實現穩健經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